项燕又苦笑了一声,摇头说:“顺着睢水跑,往西北是宁陵到底是赵国的地界,往东南则是砀山,那里也是赵国的地界。我们还能往哪跑?”
此时赵军已经把楚军完全杀败,许多楚军眼见无法逃亡,已经选择扔了兵器保命,赵军士兵距离项燕的位置已经不足百步!
龙禹见项燕不肯离开,只好说了一声:“得罪了!”然后就背起项燕往东南方向跑。
战场上兵败如山倒,所有人都在逃亡,此刻早已经没了军纪,为了逃走,士兵们直接登上战车,抢夺车兵的马匹。
项燕战车上的四匹马也在混乱中被溃兵抢走,龙禹又没时间去抢马,只能背着项燕逃亡。
尽管东南方向的砀山也是赵国的地界,但龙禹觉得,必须先逃出战场,总好过留在这等死。
龙禹是项燕的家臣,龙氏几代人都是给项氏卖命的。龙禹自小习武,背着二百多斤的项燕,竟还能跑得飞快。
项燕其实也就一百多斤,不过他身上还穿着铠甲,铠甲也有一百来斤。
龙禹虽说自幼习武,身体素质比常人要好得多,但背着200多斤的人在身上,再跑了一会儿后,龙禹也跑不动了。
见龙禹气喘吁吁,项燕命令龙禹把他放下。
项燕从龙禹背上下来之后,龙禹喘着粗气说:“大将军,您把身上的铠甲脱了,这样咱们可以化妆成普通士兵,也好脱身。”
项燕听了以后却并没有涂身上的铠甲,反而一屁股坐到了一块石头上。
龙禹见了急道:“大将军这四周都是咱们的溃兵,赵军很快就能撵上来,我们快走!”
项燕摆了摆手道:“算了,我戎马一生,生生死死见得多了,如今大军兵败,我还有什么颜面苟活呢?”
龙禹单膝跪下,劝说道:“大将军,您别这么说,末将这就背着您走!”
项燕却不肯走了,看着周围疲于奔命的楚军士卒,听着后面越来越近的叫喊声,项燕满心悲凉的站起身,说道:“我老了,当俘虏走不动,也难为情,如果你能活着回国,告诉梁儿,要他辅佐好楚王,我项氏世代为楚王尽忠,绝对不能做田秀那种人。”
龙禹还想再劝,项燕已经抽出了佩剑放在了自己脖子上,龙禹急忙过去拉住他,把他的剑扔到一旁。
项燕勃然大怒推开龙禹把自己的佩剑捡起,这把剑还是楚考烈王赠给他的。
回想起自己前半生的戎马一生,项燕不禁又是一阵苦笑。
赵军的骑卒距离项燕的位置已经非常近,赵军擅长骑射,士兵用弓箭不断向前方射箭,好几支箭从项燕身旁飞过。
龙禹怔怔的看着项燕,只见他缓缓滑动手上的剑,鲜血从他的脖子上喷出,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项燕的尸体重重的倒在地上,就像一座山岳倒下一样,发出一声巨响。
这吸引了后方赵军的注意,十几个骑兵朝他的尸体围过来了。
龙禹见了,对着项燕的尸体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捡起那把染血的佩剑,扭头逃亡。
赵军骑兵见了项燕的尸体,见他穿着甲胄,顿时知道这肯定是条大鱼。
几名赵军士兵急忙围住项燕的尸体,生怕友军把这具尸体抢走回去领功。
这具尸体很快被抬到了章邯面前。
章邯让楚军俘虏辨认了一下,得知这人就是项燕。
见此章邯唏嘘不已:“项燕,一代名将,想不到居然会折在我手里。”
章邯吩咐人厚葬项燕,命运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将他装殓,又给他立了一块墓碑,上书:楚大将军项燕之墓。
商丘百姓敬重项燕的勇烈,一直保护他们的坟墓,直到今天。
另一边,项梁见北岸的楚军崩溃,拼命的想要跳到河里去救援项燕。
范增一直苦苦拉着他劝他不要意气用事,项梁就是不听。
“啪!”眼看劝不住项梁,范增只好给了他一记耳光。
范增为了让项梁清醒,这一巴掌力道极大,居然把项燕翻了一个跟头。
而这一记耳光扇下去,项梁确实清醒了不少。
范增怒斥项梁:“还记得大将军对你说的话?为将者要冷静,耐心!现在大将军不在了,将军你就是全军的主将,你必须把剩下的这十几万弟兄活着带回楚国!”
项梁努力的不让泪水流出来,但眼睛里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下:
“你怎么知道父亲就一定不在了?我要去把父亲救回来!”
范增又扇了他一个耳光,骂道:“竖子!北岸我军大败,大将军不是被俘就是阵亡,你继续赖在南岸不走,等赵军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咱们全得埋在这!”
项梁听了这番话后,也是彻底冷静下来。
父亲大概率已经不在了,自己必须挑起这副重担,把剩下的十几万弟兄活着带回楚国!
项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毅然的站起身:“传令,全军立刻按原计划向南撤退!要快!”
楚军想要回国除了要经过睢水,还必须要通过氵水,氵水的河面相比起睢水要窄许多,河水也没有那么湍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