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点和小四,带着几个人在厨房里准备明天要用的菜,有些肉要提前炖好。肉丸子、肉馅儿也得提前准备上。
还有要用的鸡鸭鱼这些,都得提前杀好,处理干净才行。明天一早,三爷爷还要熏出来,中午还要摆上桌呢。
“莲儿嫂子,鸭蛋给你放哪儿?”
余苗苗领着小叔子,小叔子推着平板车,平板车装了十几个坛子,坛子里是她独门秘制的咸鸭蛋。
“哎呀,都忙懵了,还得劳烦你给送一趟。”
张莲连忙迎上去,从袖口里掏出来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顺手就给余苗苗塞过去了。这是李氏特意嘱咐过的,亲兄弟明算账,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也是这么多年,他们还能如此融洽的原因之一。
“知道你忙,几步路的事儿。哎,这个你拿回去昂,就几个鸭蛋,哪还能要钱呢?”
“那不行,这是咱家得规矩,可不能坏在咱俩手上。”
“行,那我就收着。”
张莲把家规都搬出来了,余苗苗也只得收着,不过,回去还得问问恩阳,家里是不是真的有这条规矩。
要真有,那以后各家来往也得注意些分寸。
“来几个人,帮忙把坛子搬到灶房去。”
张莲随手点了几个人过去,十来个坛子,一趟就搬好了。
这会儿就看出来家里人口多的好处了,有点活儿,嘁哩喀喳的就都干了。
余苗苗没在院子里多留,直接去屋里帮忙剪窗花、扎布花了。明宣礼一家四口一大早就到了,这边人多,明宣礼就跟仨老头儿去了隔壁。
明成被小五带着跟外头那帮叔叔伯伯们干活去了,沈婉儿和明珠就跟着李氏在屋里帮忙。
这次,李氏的姐姐李秋菊和姐夫许光宗也一起来了。之前忙着许姝的婚事,胡旺成亲都没来。这次一家子一起来了。
“嫂子,快收敛点儿吧,知道你家有喜事儿,可别把下巴给乐掉了。”
西屋里,炕上,桌上,到处都是红纸 ,妇人们人手一把剪刀,剪喜字和窗花。三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大好,就用红布扎红花。
“不是前些年,兴子说不上媳妇儿,急得满嘴燎泡的时候了。”
娶媳妇儿的闹公婆,官庄镇的习俗之一,李氏倒也能坦然面对。不就是打趣几句,又不掉块肉。
“可别提了,前阵子我才知道兴子说不上媳妇儿是有人捣乱。”
“啥?还有这事儿呢?”
“谁呀?干这缺德事儿。”
“是咱村儿的吗?”
李氏的话一说完,本家的几个妇人就七嘴八舌的开始追问。关系到自家孩子的婚事,可不得打听清楚,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捣乱到自家头上。
“说起来大家都认识,就那王家干的。”
屋子里安静了一瞬,三奶奶放下手里扎了一半的红花,拍拍李氏的肩膀。
“就是那个月月朝咱家要钱的王家?”
“除了她们还能有谁?”
“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李氏把王家母女俩的事儿跟大家仔仔细细的说了,余苗苗进门儿的时候,王家都已经被丢进山里了。
这王家是谁,她还真不清楚。所以,这一通听下来,还是云里雾里的。然后,心里的小本本上,又多了一个要找胡恩阳了解的事。
“娇娇姐姐,李奶奶她们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明白呀。”
角落里,许娇娇正带着明珠玩翻花绳,已经十岁的许娇娇,现在也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今天的任务就是带着明珠,远离大人手里的剪刀。
“我也不知道,大人的事不用咱们操心。该你翻了。”
许娇娇自己都听不明白,可回答不了明珠的问题,不过不怕,她会转移注意力。
李氏听见小丫头的声音,这才想起件事儿来。
“婉儿,跟你商量件事儿呗。”
“婶子,啥事儿?”
“借你家闺女用用呗。”
李氏难得一脸讨好的跟沈婉儿商量。
“明珠?她那么小,能干啥?”
有什么事能用上个虚岁才四岁的孩子?
“也不用干啥,就让她和娇娇在新床上滚两圈儿就行。”
“啊??”沈婉儿懵了一下,又想起胡家的“特立独行”,又把自己给说服了。
“哦哦哦,行啊。有什么说法没?我得提前教教。”
沈婉儿说着放下红纸和剪刀,就要去逮明珠。
“漂亮婶婶,这个事儿我熟,我教小猪猪就行。”
李秋菊笑吟吟的看着自家闺女,还真是长大了,都知道给大人分忧了。
一声漂亮婶婶,把沈婉儿喊得心花怒放,不禁多看了两眼这个小姑娘。
许娇娇穿了一身嫩黄窄袖衣裙,明眸皓齿,面色红润。漆黑如墨的秀发散落在身后,只束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戴了两朵和衣服同色的头花。
真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
“那就拜托小姑娘你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着漂亮的小孩子,心情都跟着美好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