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后半夜,所有外出的邻居都已经回来,还是没有找到刘光齐。
这时候已经有人建议赶紧报警,刘海中却犹豫了。
他真的怕事情如高明启打听的那样,刘光齐和女同学躲在哪个犄角旮旯,犹豫了半天还是找到易中海。
“老易,我是这么想的,光齐怎么说也是成年人了,估摸着应该没事,不行先让大伙回家,说不定明天光齐就回来了。”
易中海和阎埠贵对视了一眼,两人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这么做了,等明天还是不回来,咱们就赶紧报警。”
既然人家当爹的都发话了,他们也不说什么。
三人商量妥当,便由刘海中出面,让大伙先回家休息。
“感谢大伙了,大半夜忙活着我们家的事,大伙赶紧休息休息,不要耽误了明天的工作。”
高明启回到家,老高还没有睡着,他听到高明启进门的声音,立刻就爬了起来。
“咋样啊明启,找到人了吗?”
“没有,整个院子的年轻人都出动了,把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过一遍,还是没有找到人。”
“不过有个小道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高明启刻意压低了声音,把今晚打听到的事情告诉给老高。
老高琢磨着这些话,他却有一些别的见解,“总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要我说还是早点报警的好。”
到了礼拜六早晨,高明启上班前都没有听说刘光齐的消息。
上班前碰到三大爷阎埠贵,他说要是再过一会儿刘光齐还不回来,那么刘海中就只能报警了,大白天总不至于被警察堵在被窝里。
到了木器店,高明启因为晚上睡的时间少,整个上午都在打瞌睡。
任谁都能看出他厚重的黑眼圈,牛莉更是好奇地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高明启原原本本把四合院的事讲了一遍,就发现师父连带着俩师兄都搬着小板凳,坐在一旁听,就差每个人手里再嗑点瓜子。
“嗬!三儿,你们院子里够热闹了,这事没亲眼瞧见,真是太可惜啦。”
关胜达大叹可惜,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后面的事情。
“后面我也不知道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听对门大爷说他们准备去报警,也不知道现在找到人没有。”
“行了行了,都干活吧,三儿记得礼拜一等我来了再说这事。”
牛爷一本正经地站起身,对着高明启他们吩咐了几句,就拎起放在院里的鸟笼子出门去了。
“得,咱们赶紧干活吧,早点把家具打出来,师父也好上漆。”
因为是给关胜达自己家用的木器,虽然不是什么名贵木材,但是师兄弟几个格外用心。
最后还要让师父再上一层漆,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保护木材不受腐蚀侵害。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关胜达还从自己背包里掏出一壶白酒。
不多,也就二两多,“这是从咱师父经常去的小酒馆打得酒,两毛钱一两的酒,还有一毛钱的花生米。”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帮助师弟提升提升酒量。
“你可以不喜欢喝酒,就像咱们大师兄一样,但是酒量起码得练出来。”
在这个社会里面,人情往来少不了喝酒。
喝了酒吃了饭,众人又干了会儿活,牛莉就找到高明启,让他直接回家。
“快回去看事情进展怎么样了,等回头上班了给我们说说。”
另一边牛莉已经让林国斌把高明启的自行车推了出来,高明启无法,只能骑上车子往家赶。
刚到了四合院门口,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察也把自行车停在他们门口。
“小同志,刘海中同志是住在这个院子吗?”
“是,我带您进去。”
高明启抬着自行车就进了四合院,然后把车子斜靠在倒座房门口,引领警察走进垂花门。
“阎老师,二大爷在院里吗?”
“明启回来啦,在呢。哎,这位是?”
“这位警察同志说来找二大爷。”
上午刘海中去了附近的派出所报案,阎埠贵今天没有课,全程参与了这件事情,却没有想到警察这么快就上门了。
“警察同志,刘光齐找到了?”
“对不起,我不能随便透露案情,您受累带路找一下刘海中吧。”
高明启听警察的意思,这里面似乎还有事情,于是他自告奋勇在前面带路,引着警察继续往里走。
刚来到中院,就看到刘海中坐在院子里面。
“二大爷,警察上门来找您了。”
刘海中也看到了高明启身后的警察,连忙站起身迎了上来,“警察同志,你们找到我家光齐了吗?”
“大爷,您先别急。我们确实找到了一具尸体,不过现在还不确认是不是您口中的刘光齐,想请您回去协助调查。”
尸体!
院里所有人都愣住了,难道刘光齐死了。
刘海中瞪大了眼睛看着警察,他张了张嘴巴,却根本没有发出声音,突然头一歪,登时就向后栽倒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