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说完,特地看了沈氏一眼,见她一副沉思的样子,心中不由叹息。
“你若是实在不放心,回去让你娘家帮着再参详参详。”
沈氏面色微喜,颔首应下。
“儿媳知道了。”
徐氏端起茶盏,宽大的袖袍掩住了面容,一侧伺候的嬷嬷只瞧见自家主子的嘴角低垂,便知大太太又惹了主子不快。
卫妙云攥着帕子的手一紧,小心拉了拉自家母亲的衣角,示意她不要多言。
回了正院。
嬷嬷帮着徐氏净手,温热的帕子擦拭完,不禁抱怨起来,“太太何必这么操心,老奴瞧着,大太太一副不领情的样子。”
徐氏走到桌前坐下,不急不缓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云姐儿是大房的独苗,沈氏这辈子的指望就在她身上了,她能不担心嘛。”
嬷嬷眉头轻蹙,面上还是有些不快,“太太一副好心,帮着大姑娘这般盘算,她却。”徐氏眸色微冷,嬷嬷立刻闭上了嘴巴。
“这些话日后我不想在听见。”
徐氏性子和善,鲜少发怒,今儿个如此厉色,吓得嬷嬷后背一颤。
“是,是,奴才知罪。”
徐氏没理会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发髻,眼眸微动,“后天是个好日子啊。”
同许家结亲,日后于她的孩子也有利。
爵位只有一个,她的孩子还得靠科举出头啊。
嬷嬷见此,不管多言,上前一步,小心帮着徐氏按上了肩膀。
夜深。
今日许家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饭。
饭后,许则川唤了许老大兄弟几个,还有许承姚去了书房。
秦书则是叫了蓝氏,说了后日上香的事情。
自家公婆看上了东乡侯府的姑娘,蓝氏已经知道,虽然一开始有些失落不如县主,但如今听到东乡侯府有意,心里瞬间欢喜起来。
侯府贵女,放在从前也是不敢想的人物。
何况,她见过那卫妙云,确实不错。
“一切都听娘您的安排,儿媳没有任何问题。”蓝氏说着,将泡好的茶水放在秦书面前。
秦书笑了笑,“是你的儿媳妇,你这个做婆婆的自然要掌眼的。”
“后天,你正好也瞧瞧。”
蓝氏乐呵呵的坐下,“我早年见过那姑娘,很是不错。”
秦书颔首,“东乡侯府虽然早年落魄了些,但毕竟是百年世家,底蕴还是很深的。”
如今这一代的东乡侯也是上进的,日后发展总不会太差的。
蓝氏如今也是见过世面的,自然明白秦书的意思。
“儿媳明白。”
夜深。
东乡侯府。
东乡侯今儿个晚上特地从军郊大营赶了回来。
屋里,洪氏正招呼下人摆上饭菜。
“青玉,我回来了。”
听到东乡侯的声音,面上一喜,赶忙出去迎接。
“今儿个累吧。”洪氏飞快上前,帮着他脱下外甲。
东乡侯摇摇头,“不累。”说着,拉着洪氏的手来到桌前坐下,见都是自己爱吃的,黝黑的眸中掩不住的光芒。
洪氏无奈道:“还没洗手。”
东乡侯尴尬一笑,一边的小丫头已经端上水盆,毛巾,他赶紧洗手,边道:“看到这一桌子的菜,馋的我哪有心思洗手。”
“还是夫人疼我,都给我备下爱吃的菜肴。”
洪氏面色一红,“胡说什么呢,这么多人。”
身边伺候的丫鬟们不禁笑了出来。
东乡侯不以为然,已经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今儿个云姐儿的事情咋说的?”
洪氏帮他斟酒,示意屋里的下人都退下后,这才道:“国公夫人很是喜欢妙云,已经约定好,后日去城外上香。”
东乡侯心中一喜,有些自得,“我们家的姑娘品貌德行在整个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
“国公夫人看上妙云也是正常。”
洪氏笑道:“侯爷还真是不谦虚,到了外头,这话可别说。”
东乡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天的疲惫瞬间扫空了一半。
“这个我知道。”
“云姐儿是大哥唯一的子嗣,大哥虽然去了,可府里谁也不能薄待了她们母子俩。”
“你管家的时候好好叮嘱下面的人。”
洪氏应着,“侯爷说的我都清楚,你就放心吧。”
东乡侯点头。
“你的为人我自是清楚的。”
洪氏低头一笑,帮他又斟了一杯。
她心中清楚,自己一个五品官家的庶女,能嫁到侯府做继室,凭借的也是自己的容貌,德行。
“云姐儿若是真能嫁到安国公府,她的嫁妆得再加一些。”
洪氏放下手里的酒杯,看向东乡侯。
东乡侯正色道:“大嫂的出身,名头好听,清流门第,实际沈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一些。”
“母亲那,还有自个亲生的孩子。”
“所以,云姐儿的嫁妆除了大哥大嫂自己添置的,还有公中出的一万两外。”
“我母亲留下的东西中,你挑两套上好的头面,还有一些首饰给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