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林内心挣扎着,迟迟没有表态。张太师注意到了他的犹豫,便问道:“陈大人,你有什么意见吗?”
陈翰林勉强笑了笑,“没有,我只是在想,此事风险太大,万一被皇上发现……”
“只要我们做得隐秘,就不会被发现。”张太师打断了他,“陈大人不必担心。”
陈翰林沉默了,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第二天一早,陆子就收到了探子的密报,得知了张太师等人的阴谋。他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露出一丝冷笑。他早就料到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提前在翰林院安插了眼线。
陆子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议对策。
“他们想在考场的规则上做手脚,我们就将计就计。”陆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
陆子低声吩咐了几句,众人纷纷点头,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陈翰林匆匆来到陆府,求见陆子。
“陆大人,”陈翰林语气急促,“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陈翰林满头大汗,神情焦急:“陆大人,张太师他们……他们要在考场规则上做手脚!”他将昨晚在张府听到的一切和盘托出,语气中带着一丝后怕和悔意。
陆子面色平静,示意陈翰林坐下,并为他倒了杯茶:“陈大人,不必惊慌,此事我早已知晓。”
陈翰林一愣,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陆大人……您……您怎么知道的?”
陆子淡淡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道:“陈大人能及时告知,陆某感激不尽。这也说明,陈大人心中仍存正气,不为邪恶所惑。”这句话既是肯定,也是一种拉拢。
陈翰林放下茶杯,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陆大人明鉴,下官虽一时糊涂,但从未想过真正与张太师之流同流合污。下官愿助大人一臂之力,揭穿他们的阴谋!”
陆子点点头:“好!有陈大人相助,此事便更容易了。”他早就预料到保守派不会就此罢休,因此提前在翰林院安插了眼线。陈翰林的到来,无疑是锦上添花。
陆子将早已准备好的应对之策告诉陈翰林,并详细安排了接下来的行动。陈翰林听后,不禁对陆子的深谋远虑和运筹帷幄佩服不已。
处理完公务,陆子感到一丝疲惫。他决定去杜府,在杜氏那里寻求片刻的宁静。
夕阳西下,杜府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色光芒中。陆子来到杜氏的书房,杜氏正伏案读书。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是陆子,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
“你来了。”杜氏起身,为他沏了一杯茶,又端上亲手做的点心,“尝尝看,这是新做的桂花糕。”
陆子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一股清甜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真好吃。”他由衷地赞叹,看着杜氏温柔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暖意。
两人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杜氏为他添茶,眼神中满是关切。陆子与她聊着朝堂上的趣事,刻意避开了那些勾心斗角的阴暗面,只想让她保持这份平静和快乐。
“最近朝堂上的事情很复杂吧?”杜氏轻声问道,虽然陆子没有明说,但她也能感受到他身上肩负的重担。
陆子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令人安心的眼神:“一切尽在掌握。”他不想让她担心,更不想让她卷入这场政治漩涡。
夜幕降临,陆子起身告辞。杜氏送他到门口,依依不舍。“早些回来。”她轻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牵挂。
陆子点点头,转身离去。他走后,杜氏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能平安无事。而陆子,走出杜府后,脸上的温柔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和冷峻。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却掩盖不住那暗流涌动……一阵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陆子紧了紧衣领,低声说道:“好戏,就要开场了。”离开杜府后,陆子径直回到自己的书房。他揉了揉眉心,杜氏的温柔贤淑固然能让他暂时忘却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但张太师的阴谋却如同跗骨之蛆,挥之不去。他需要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刚坐下,脑海中熟悉的机械音响起:“叮!检测到新的挑战:科举改革受阻。任务目标:平息考生家长质疑,确保科举改革顺利进行。任务奖励:从三品官员等级。”
陆子眼神一亮,从三品!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提升。看来这次的危机,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立刻开始思考对策。张太师煽动考生家长,无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恐慌。他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将真相公之于众。
第二天一早,贡院门口聚集了一群考生家长,他们情绪激动,高声议论着新的科举改革方案。有人说新方案过于复杂,对寒门子弟不利;有人说新方案增加了考试难度,降低了录取率;更有人散布谣言,说新方案是某些官员敛财的工具。
“这新方案分明就是故意刁难我们!我儿寒窗苦读十载,难道就要被这新方案毁了前程吗?”一位老妇人哭喊着,声音悲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