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仲,你去哪里了?”曹丕道,虽然有些生气,但见到曹叡生机勃勃的样子却又不忍心责备。
“报父亲知道,孩儿出去打猎去了。”
“哦,唉,也不要一天到晚出去玩。”曹丕道。
“父亲,您交待我的事都早已做完,父亲是不是有烦心事?”曹叡道。
“呵呵,为父哪里有烦心事,不过是一些国家的事。”曹丕道。
“父亲,我思之一法,请父亲思之。”曹叡轻声道。
“元仲,你知道为父之所思?”曹丕皱眉道。
“每日见父亲思虑,是否为蓬莱之事?”曹叡看左右无人又道。
“哦?”曹丕挺了挺身子,“且说来看。”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
“父亲或可劝王爷爷更进一步。”曹叡漫不经心道。
曹丕想了想:“这于是有补?”
“到时候,父亲贵为太子,而蓬莱只为一侯,那时候大臣就该明白此间差距。”曹叡还是漫不经心的说道。
“闭嘴,这话以后不要乱言。”曹丕冷冷道,嘴角却掩饰不住笑意。
第二天,华歆刘晔董昭被秘密找到曹丕处几人商议了一夜方散。
曹操这几日神清气爽,头风病似乎也不再折磨自己,正要聚集文武商议大事,现在要想平定天下,必须要在江东手中夺回宛城和寿春,然而两线出兵曹操掂了掂手中人马并无把握。正在思考间,华歆几人求见。曹操很高兴,忙请几位先生进来。
华歆奏报:“恭喜大王。”
曹操笑道:“子鱼,喜从何来啊?”
华歆郑重道:“大王,沛国来报,谯郡天空近日紫气缭绕,人言紫气乃王者之气,正应在大王身上,臣夜观天象,太一星衰微,乃以魏代汉之兆也,我等大臣皆喜,谓当以魏代汉,正当此时。”
曹操正色道:“子鱼之言谬也,我被封魏王,人臣已极,岂敢僭越。”
刘晔董昭施礼道:“大王,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乃天意,天命不可违也。”
这时,外面许褚为首,进来一干文臣武将,皆拜服在地,请求曹操登基。曹操摇头曰:“诸位之心,孤领了,然决不能受,诸位这是把我放在架子上烤啊。”
许褚叫道:“大王,我是个粗人,但我知道,天下是魏王领着我们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所谓天子做了什么?还不是我等所为。要没有大王,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早就称了天子,当了皇帝!”
众将皆劝,一团乱糟糟,文臣也摆出一堆道理,反正就是曹操不答应,这些人就不走了,其实曹操心里是想让自己的后代称帝,况且如今瘟疫流行,实在不是好的时机。最后王朗对曹操道:“大王,如今瘟疫流行,百姓皆谓大汉失德所致,此正人心思变之时,大王以魏代汉,正可振朝野士气,此乃顺势而为,请大王思之。”
曹操缓缓点头道:“诸爱卿,我被炙也!”
华歆等众臣大喜,马上安排催逼刘协禅让,刘协能怎么办,只得禅让呗,连续三次下召禅位于曹操,曹操最后才被迫受了,于是曹操于当年秋八月登基,改国号为大魏,大赦天下,连乐綝也被放了出来,以洛阳为都城,曹丕为太子,卞氏为皇后,王朗为司徒,华歆为司空,其余朝中大臣及边疆大臣各有封赏,贬刘协为山阳公,荀攸因为没有劝进,被曹操所恨,并未有任何封赏,不久郁郁而终,封赏里面也没有曹植。
消息传来,曹植有些傻眼,父王不是病重吗?怎么会突然登基,如此曹丕为太子,自己危险了,现在这些朝中大臣无疑都会冷静的站在曹丕那边,因为只要不是惊天之变,父皇死了,曹丕就是皇帝,谁敢把赌注押在自己一个毫无根基的蓬莱侯身上,将死矣!完了!
曹植傻傻的看着分到蓬莱的公告,命人将其悬挂教化,然后一句话不说,坐在书房发呆。
周瑜进来,曹植还在那里傻眼。见周瑜进来,一把抓住周瑜的手道:“先生,大事去矣,父皇登基了,你可知晓?”
周瑜笑道:“自然知晓,所以来恭喜侯爷。”
曹植颓然道:“先生,此事喜从何来,你这不是调笑于我?”
周瑜笑道:“如今皇帝是曹家,将来逼迫皇帝退位的罪名天下只会加到曹操曹丕父子两人之身上,侯爷以正伐逆,岂不正当必时?”
曹植苦笑道:“我这三千人马自保都架不住一战,何来以正伐逆?”
周瑜正色道:“天下可不只有曹家,不要忘了,北有公孙,西有刘备,南有孙权,此众皆以兴汉为名义,曹操若称帝岂能坐视不理。况侯爷乃家事,侯爷手下无名将,你的父皇怎可用心对付你?当将兵将派往边疆,侯爷不正可就中取事,若青州一旦空虚我保侯爷便可到临淄城中高坐。”
曹植目光露出喜色,随即又黯然道:“可惜我手中无名将也。”
“侯爷我有一家人乃一介粗人,可充做将军,加上我二人,可为侯爷冲锋陷阵。”周瑜笑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