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在察觉到“影蚀者”的行动后,整个体系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全面投入到紧张的备战状态。科研团队日夜驻守在实验室,对着从“幽幻之域”收集到的能量样本和侦察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能量漩涡的弱点以及“影蚀者”科技的破绽。
科研团队负责人陈博士眉头紧锁,盯着显微镜下的能量晶体样本,对身边的助手说道:“这种晶体的结构极为复杂,它所释放的能量不仅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还能干扰我们常规的能量探测与分析手段。但我发现,在特定的电磁频率下,它的能量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助手眼睛一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研发一种武器,通过发射这种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来破坏能量漩涡的核心晶体,进而瓦解整个能量漩涡?”
陈博士点点头,“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精确控制电磁脉冲的频率和强度,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而且,我们不知道‘影蚀者’是否也意识到了这个弱点,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与此同时,军事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作战计划。夜影与各舰队指挥官围坐在巨大的全息沙盘前,分析着“幽幻之域”的地形和“影蚀者”可能的攻击模式。
“从侦察画面来看,‘影蚀者’的飞船机动性很强,且具备一定的隐形能力。我们的舰队在进入‘幽幻之域’作战时,可能会面临突然袭击。”一位舰队指挥官指着沙盘上模拟的“影蚀者”飞船说道。
夜影沉思片刻,“我们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探测隐形目标的雷达系统,同时加强舰队的电子战能力,干扰‘影蚀者’的通讯和导航系统。另外,根据能量漩涡的位置,我们要制定灵活的战术,不能让舰队过于集中,以免被能量漩涡的强大引力和‘影蚀者’的联合攻击一网打尽。”
于是,科研团队将研发重点放在了特殊电磁脉冲武器和隐形探测雷达上。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了“频率共振电磁脉冲炮”和“量子波动隐形雷达”。频率共振电磁脉冲炮能够发射出与能量漩涡核心晶体产生共振的电磁脉冲,从而破坏晶体结构;量子波动隐形雷达则可以通过探测量子层面的波动,发现隐形的“影蚀者”飞船。
在联盟的军事基地,“频率共振电磁脉冲炮”和“量子波动隐形雷达”迅速被安装到战舰上进行测试。当电磁脉冲炮发射时,强大的电磁脉冲准确命中模拟的能量晶体,晶体瞬间出现裂痕,释放出的能量也变得紊乱。而量子波动隐形雷达在测试中,成功探测到了模拟的隐形目标,为战舰的防御和攻击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与此同时,联盟向各个星域紧急调派物资和增援部队,加强边境防御。在靠近“幽幻之域”的“静海星系”,联盟建立了前沿指挥基地,集结了大量的战舰和精锐部队。夜影亲自坐镇前沿指挥基地,指挥着联盟的备战工作。
而在“幽幻之域”,“影蚀者”似乎也察觉到了联盟的行动。他们加快了能量漩涡的强化进程,同时加强了对周边区域的巡逻和防御。“影蚀者”的首领站在能量漩涡旁的指挥堡垒中,看着不断增强的能量漩涡,对身边的手下说道:“联盟已经有所察觉,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能量漩涡即将达到临界点,到时候,我们将借助它的力量,一举摧毁联盟的防线。通知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联盟的攻击。”
随着能量漩涡的能量不断增强,其周围的空间扭曲现象愈发严重,甚至开始影响到附近星系的正常运转。“静海星系”的星球轨道出现了轻微偏移,一些小型行星受到能量漩涡引力的影响,朝着漩涡方向缓缓移动。
“报告指挥官,‘静海星系’的星球轨道出现异常,部分行星有被吸入能量漩涡的危险。”监测员向夜影报告。
夜影深知情况危急,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不仅“静海星系”将遭受灭顶之灾,整个联盟的防线也将岌岌可危。“立刻组织舰队,准备出发。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在能量漩涡达到临界点之前,摧毁它。”
联盟舰队迅速集结,战舰排列整齐,气势恢宏。夜影站在旗舰的指挥台上,看着眼前的舰队,心中充满了决心。“此次行动,我们肩负着守护宇宙和平的重任。‘影蚀者’的阴谋绝不能得逞,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舰队缓缓启动,朝着“幽幻之域”驶去。当舰队靠近“幽幻之域”时,量子波动隐形雷达立刻探测到了“影蚀者”的巡逻飞船。“发现敌方巡逻飞船,数量约二十艘,正朝着我们的方向飞来。”雷达操作员报告。
“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敌。先不要暴露我们的新型武器,按照常规战术,先打乱他们的阵型。”夜影下达命令。
联盟舰队迅速调整阵型,激光炮和离子导弹率先开火,朝着“影蚀者”的巡逻飞船射去。“影蚀者”的飞船灵活地躲避着攻击,同时发射出紫色的能量束进行反击。能量束击中联盟战舰的护盾,溅起一串串火花,护盾能量开始下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