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真正惊讶的是,胤禔那家伙居然都已经闯到天山外围去了。
中路大军开拔了快三个月了,这才刚过哈密不久。
胤禔跟前锋营的士兵们,难不成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马背上进行的?
他们的屁股不会是铁做的吧?
但凡有个得痔疮的……
啧,那画面太美,根本没眼看。
跟几个冲锋陷阵的兄弟一比,他这个只会整日骑着马跟随队伍前进的太子,好像是个废物一样。
胤礽琢磨了一瞬,很快又把这念头抛诸脑后了。
当“废物”有什么不好的?
那些嘲笑他废物的人,都是自己想当废物却当不了的,所以才会嫉妒的跳脚。
在收到胤禔的消息后没几天,主路大军抵达吐鲁番。
可叫康熙失望的是,此地大部分牧民早就收到了消息转移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康熙下令叫人清理了部落,并在此地逗留一整日休整。
如今已经到了盛夏的季节,每日光是顶着碗口大的太阳赶路都是一种折磨。
虽然康熙已经调整了行军时间,可温度摆在那里,光是动一下都能出一身汗的地步。
这破地方又干燥,斥候每日要先确定前方水源的情况,才能确定要朝哪个方向走。
胤礽也总算能好好的洗个澡了。
这三个多月下来,胤礽能痛快洗澡的机会屈指可数,对于他这个有轻微洁癖的人可谓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他上次洗澡是在五日前,扎营之后找了附近的小河下去游了两圈。
他都不敢想象那些身着重甲的骑兵们,每日躺在地上之时,闻到到底是什么味道。
就这样,又折磨着赶了半个月的路之后,准葛尔汗王在南疆草湖地带动手了。
他选定的进攻时间,是左翼军行进了一夜之后,就地扎营快要收尾的时候。
因为应对不及时,左翼军直接损失了三千多人。
但准葛尔骑兵凭借自己灵活的优势,占到了便宜就立马往回跑。
即便清军拿火铳也留下了不少敌军,但跟前段时间的战绩相比,此次交锋称得上是巨大的失利。
收到这战报的时候,康熙气的直接骂了几句废物。
但有了这个教训,接下来的行军途中,清军就谨慎了许多。
准葛尔汗王没能寻到机会,于是带领大军转而朝着康熙所在的中路军而来。
哪怕准葛尔汗王已经知道了清军那神器的恐怖之处,但也直观的看出了火炮的局限性。
火炮只能打远程,近身肉搏的话,作用不是很大。
至于火铳,重甲骑兵顶在最前面,后头的轻甲骑兵受的影响很小。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熬过清军用火炮作战的那段时间。
准葛尔汗王以为自己摸透了破局之法。
两方大军在八月中旬,于靠近天山山脉的石河子爆发了大战。
清军主力两万,准葛尔总兵力达到了三万六千。
最终的结果仍是准葛尔汗王溃逃,清军损失了两千三百多重骑兵,以及其他兵种六百余人。
但歼敌的数量却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两千人马。
准葛尔汗王率领的轻骑兵可谓损失惨重。
胤礽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知不觉的就想起了后世那场打了十四年的战争。
‘这就是先进热武器的威力……要是那时,我军的武器炮弹碾压鬼子,怎么会有那么多国人死在他们的炮火下?’
‘一场战争打了十四年,屈辱了十四年,人被当做畜生对待,将近四千万人丧命,一寸山河一寸血……’
康熙本来还自得于今日的战果,可听到胤礽的心声之后,他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鬼子!
十四年的战争,死了将近四千万人!
这些字眼在康熙脑海中循环地播放着。
他将很早之前从胤礽心声里的那些话串联到了一起,再看看眼前惨烈无比的战场,就好似看到了日后,大清百姓被单方面屠杀的景象。
康熙眼中的血色一闪即逝。
看来这些洋鬼子,都是些不安分的!
他正想着要不要在有生之年将周边的国家收拾一遍,就又听到了胤礽的心声,
“唉,科技是第一生产要义,西方国家的百姓都坐上火车了,大清还在靠人力和牛马拉车呢,你不落后谁落后……”
康熙一愣,火车?那是什么玩意儿?
‘不然还是让老七和老九往蒸汽机的方面发展发展吧,但现在大清境内有橡胶吗?’
‘现在科举选拔上来的都是些文科生啊,数学好的少之又少,我要是公然在民间招收数学好的人才,恐怕又要惹得那群老东西不满了,要不……还是算了吧。’
胤礽心中重重叹了口气,他现在有事忙着,并不想跟康熙过多接触,不然又得被他怀疑。
虽然他已经习惯了被人盯着,但他并不喜欢被人盯着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