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茭白倒是新鲜,"苏青柠上前捡起一根,"不如让我也给楼公子露一手?"
她转向惊魂未定的小贩:"这些茭白我全要了。李玉竹,去找个临时灶台来。"
很快,在集市的一角支起了简易灶台。苏青柠让人取来江南特有的料酒和调味品,开始烹饪。
"楼公子,"她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说道,"临安虽是商贾之地,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心。您说是吗?"
楼公子看着她熟练的刀工,若有所思:"苏供奉这是要给我上一课?"
"不敢,"苏青柠笑道,"只是想请公子看看,如何把一个小人物变成大助力。"
她将茭白切成薄片,放入沸水焯烫。随后,加入特制的调味汁快速翻炒。一股清新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这是......"楼公子闻到一丝熟悉又陌生的香味。
"北方火腿和江南茭白的结合,"苏青柠解释道,"用火腿的咸鲜提升茭白的清甜,再加入一点杭州老酒增香。"
她将炒好的茭白盛入碗中,浇上一勺金黄的汤汁:"请楼公子品尝。"
楼公子接过碗,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起来:"妙!这火腿的味道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反而衬托出了茭白的本味。"
"正是,"苏青柠微笑,"就像临安的商道,表面看是争强斗胜,实则讲究相辅相成。这小贩的茭白品质上乘,若是能成为固定供应商......"
楼公子恍然大悟:"苏供奉的意思是......"
"不错,"苏青柠看向那个忐忑的小贩,"我准备在'食医斋'设立一个原料供应处。专门收购各类本地食材,确保品质的同时,也能稳定价格。"
"高明!"楼公子赞叹,"这样不仅能赢得民心,还能控制成本。"
"楼公子要是有兴趣,"苏青柠说,"不如我们谈谈具体合作的事?比如说,您家的好茶......"
就这样,一道简单的炒茭白,不仅化解了冲突,还为日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师父,"李玉竹凑过来小声说,"您早就想到会这样了吧?"
苏青柠笑而不答。她正在思考一个更大的计划:如何把江南的水土特色,完美地融入自己的菜品中。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出现了。
"好香啊!"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不知道能不能也让我尝尝?"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一位穿着淡绿襦裙的少女正站在不远处。她身后跟着几个丫鬟,看打扮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这位是......"苏青柠问道。
"在下沈家玉茗,"少女行了一礼,"家父是江南茶商沈远山。"
"沈小姐好雅致的名字,"苏青柠微笑道,"正好我这里还有些新做的点心,不如一起品尝?"
"那就叨扰了,"玉茗福了福身,"正好我带了一些家父新制的明前龙井,可以配着尝尝。"
一旁的楼公子眼前一亮:"沈家的明前龙井?那可是一绝!"
很快,在集市的一角支起了一张简易茶案。玉茗亲自为众人沏茶,水声茶香中,竟有一番雅致。
"好茶!"苏青柠品了一口,赞叹道,"这龙井果然名不虚传。清香醇厚,回甘悠长。"
"苏姐姐懂茶?"玉茗惊喜道。
"略知一二,"苏青柠谦虚地说,"在汴京时也研究过一些茶道,不过与江南的讲究相比,还是差远了。"
"那苏姐姐更要尝尝这个,"玉茗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紫砂茶罐,"这是我们沈家独有的'雨前飘香'。"
茶香袅袅,众人都沉浸在这难得的雅致氛围中。苏青柠一边品茶,一边思索。江南的茶文化如此发达,若能在点心中融入茶香......
"对了,"她突然想到什么,"玉茗妹妹,你觉得这个如何?"
她取出一块青白相间的糕点。糕点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层层茶叶的纹理。
"这是......"玉茗仔细观察,"莫非用了龙井?"
"正是,"苏青柠解释道,"这是我刚研制的'茗香糕',用上等龙井配以藕粉制成。"
玉茗尝了一口,眼前一亮:"妙极!茶香不浓不淡,与糕点的甜度恰到好处。"
"那要不要考虑跟我们合作?"楼公子突然插话,"我看苏供奉的'食医斋'就很适合......"
"楼公子且慢,"玉茗轻轻一笑,"家父早就想与苏姐姐谈合作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原来,沈家早就注意到了苏青柠的动向。作为江南最大的茶商之一,他们自然希望能与这位北方名厨合作。
"不如这样,"玉茗提议,"过两日是我们沈家的赏茶会,请苏姐姐务必赏光。到时候,家父一定很高兴见到你。"
"荣幸之至,"苏青柠点头应允,"不过......"
"苏姐姐但说无妨。"
"我有个想法,"苏青柠说,"既然是赏茶会,何不做些创新?比如说,我可以设计一些专门配茶的点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