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医署,藏书阁。
一卷尘封已久的竹简被轻轻展开。
"这是......"李玉竹屏住呼吸。
【医道春秋】
记录者:华佗弟子 华千机
时间:大宋建炎元年
"原来这就是真相......"白蘅轻声说。
竹简上记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五百年前】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天下大疫,生灵涂炭。
华佗带领弟子们日夜研究,终于发现:
这场大疫并非普通瘟疫,而是天地气机失调所致。
为了化解这场浩劫,华佗创造了"九煞大阵":
不是杀伐之术
而是救世之法
用以调和天地
拯救苍生
但就在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
一位弟子因无法承受阵法之力而走火入魔,导致阵法失控。
为了避免灾难重现,华佗不得不将阵法一分为九:
九煞珠分散各处
天机玉托付江南
救苦玉寄存北方
医典分藏天下
临终前,华佗留下预言:
"五百年后,
天地再变,
有缘九子,
重聚医缘。
届时若能心手相连,
方可化解天下浩劫。"
【百年之后】
华千机追随师命,开创药王谷,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天。
但人心难测,有人将这神圣医术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药王谷一分为二:
正统:坚守医道
叛徒:追求权势
这就是后来的纷争根源。
【五十年前】
征兆初现:
天象异常
地气紊乱
疫病频发
灾祸连连
华千机知道,预言中的时刻快要到了。
他暗中布局:
培养医者
收集医典
寻找玉佩
等待时机
【一年前】
所有的准备终于到位:
天机玉:在李玉竹手中
救苦玉:由白蘅守护
九煞珠:蛰伏待出
关键人物:各就其位
"原来这一切都是早有安排......"杨柳感叹。
"不,"李玉竹说,"这不是安排,而是缘分。"
她指着竹简后面的一段话:
"医道至善,
在心不在术。
若无大爱之心,
即便得九煞之力,
亦是徒劳。"
白蘅若有所思:"所以冷无尘的'叛变'......"
"是的,"李玉竹说,"那是他的顿悟之路。"
就在这时,一封信笺从竹简中滑落。
那是华千机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后来人啊,
当你们读到这里时,
想必已经明白:
医者,不仅医病,
更要医心。
这'太始圆珠',
不是寻常法宝,
而是医者大爱的象征。
愿你们记住:
普天之下,
芸芸众生,
皆是一家。
治病救人,
不分贵贱,
但求一心。"
读到这里,众人都沉默了。
李玉竹轻抚"太始圆珠",感受着其中流转的温暖:
"这就是我们和合医署的使命......"
深夜的和合医署,藏书阁灯火通明。
青灯之下,李玉竹轻轻抚过那卷泛黄的竹简,指尖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烛光在竹简上跳动,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前的故事。
"这卷竹简,"白蘅在一旁轻声说,"一直被药王谷雪藏在密室中。直到今天,它终于等到了该现世的时候。"
杨柳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岁月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墨与竹交织的芬芳,沉淀了几百年的光阴。
"医道春秋......"李玉竹念出竹简上的题字,指尖微微颤抖,"这字迹,与天机玉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竹简上的文字工整有力,透着一股坚定的气息:
"余名华千机,华佗恩师关门弟子。今记此事,为告后人。"
白蘅在烛光下仔细辨认:"这上面的墨迹,似乎还带着一丝灵气......"
"是以灵药研磨的特制药墨,"冷无尘不知何时来到书阁,"可以保存千年而不褪色。这是药王谷的秘传之法。"
李玉竹看向他:"你怎么来了?"
"这部《医道春秋》,"冷无尘神色复杂,"也是我多年寻找的目标。如今,它终于重现天日。"
随着竹简徐徐展开,一段尘封的往事渐渐浮现:
五百年前的那个夏天,疫病肆虐,尸横遍野。华佗和弟子们在一座破庙中日夜研究,想要找出拯救天下的方法。
"这段记载......"杨柳突然说,"让我想起了当年和师父在疫区救人的情景。"
李玉竹轻轻点头。医者仁心,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竹简继续记载:在无数次失败后,华佗终于发现了真相。那场大疫的根源,竟是天地气机的失调。为此,他创造了"九煞大阵"。
"原来如此,"白蘅若有所思,"怪不得这阵法能引动天地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