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周玄雩与杨荔芙二人,在周玄雩的府邸之中悄悄地自行举办了一场简单却温馨的成亲之礼。婚礼虽不甚盛大,但两人眼中饱含着对彼此深深的爱意,足以让这平凡的仪式变得刻骨铭心。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棂之上,周玄雩便毅然决然地率领大军奔赴遥远的边疆。杨荔芙站在门前,望着丈夫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满是牵挂与不舍。然而,她深知周玄雩肩负着重任,只能默默地祈祷他能够早日凯旋而归。
自周玄雩出征之后,杨荔芙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每日清晨,她都会先前往刑部处理事务。待到晌午时分,又匆匆赶回杨府向长辈请安,并帮忙操持家中大小事宜。下午,则会回到周玄雩的府邸,整理房间、打扫庭院,仿佛这样就能离远方的爱人更近一些。
尽管如此奔波劳累,但杨荔芙始终心系边疆的战况。每隔几日,她还会抽空前往苏府拜访,期望能从那里获得有关周玄雩在边疆的最新消息。可惜的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失望而归。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周玄雩刚刚抵达边疆不久,一名官吏快马加鞭送来了一封书信。信中的寥寥数语,不过是报个平安,但对于日夜担忧的杨荔芙来说,已是莫大的慰藉。然而,此后的日子里,周玄雩的书信却变得断断续续,有时甚至许久都杳无音信。杨荔芙心里明白,此时边疆的战事定然异常紧张激烈,想要频繁收到周玄雩的来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她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只要偶尔能收到周玄雩的只言片语,知晓他依然安好,便是最大的幸福。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已过去了半月有余。一日午后,京城中突然传来捷报:边疆首战告捷!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人们欢呼雀跃,圣上更是龙颜大悦。但与此同时,大家也清楚地知道,战争尚未结束,周玄雩及其所率军队仍需继续坚守阵地,因为敌军并未撤军投降。
在送往京城的奏折中,周玄雩详细汇报了前线的战况,并明确表示希望朝廷能够尽快运送一批急需的草药以及充足的粮草至边疆,以保障将士们的生命安全和战斗力。得知此事后的杨荔芙心急如焚,她立刻着手准备筹集物资之事,盼望着这些物品能够早日送达周玄雩手中,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乎,那位高高在上、掌控天下苍生的帝王,此刻正独自一人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心中暗自思忖着此次出征大军所需粮草押运官的最佳人选。要知道,这一职位可是关乎着全军数万将士的生死存亡与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绝对不容有丝毫马虎。
就在帝王苦思冥想之际,一个名字忽然闪现在他的脑海里——杨荔芙。这个丫头可不简单呐!论起心性来,她聪慧善良且坚毅果敢;而说起医道,更是堪称一绝。如此一来,由她负责随军医疗保障工作应当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仅靠这一个小丫头片子恐怕还远远不够呢!必须得给她寻个得力的帮手才成啊!
帝王皱着眉头又思索了好一阵子,突然间灵光一闪,想起了周玄雩的父亲周子轩。虽说周子轩早已解甲归田、远离沙场多年,但此人当年也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若能请他出山担任粮草押运官一职,想必定能保得此番粮草运输万无一失。
主意已定,帝王当机立断,立即下达了一道口谕:“传朕旨意,任命周子轩为本次出征大军的粮草押运官,并责令杨荔芙以军医之职一同前往边疆效力。”
这道口谕刚刚宣读完毕,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尤其是宰相大人,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显然对这一决策心存不满。只见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出言反驳。然而,帝王却仿佛早已知晓他会有这般反应一般,根本不给其开口说话的机会,紧接着便高声喊道:“退朝!”随后,在众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之下,帝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周子轩在周府正厅跪地接完圣旨后,面色凝重地缓缓起身,独自一人朝着书房走去。进入书房后的他,轻轻将那卷明黄色的圣旨放在书桌上,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盯着这份圣旨,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一动不动地发起呆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子轩就这样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而管家周伯见周子轩进书房许久都未出来,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他寻思着老爷可能需要一些茶水提提神,便亲自泡好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端着托盘小心翼翼地朝书房走去。
当周伯轻手轻脚推开书房门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周子轩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只见周子轩双手撑着头,眉头紧锁,眼睛虽然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圣旨,但却没有丝毫焦点,显然心思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周伯见状,心头不禁一紧,连忙轻声唤道:“老爷,喝点茶吧!这可是今年新采摘的龙井呢,味道香醇可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