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颁下的当日,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圣旨抵达夏府,全府上下早早跪满了前院。
夏威身着正装跪在最前方,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秀女夏冬春,温良恭俭,德才兼备,着封为昭嫔,赐居永和宫主殿。钦此。"
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夏府回荡,跪在香案前的沈昭昭——如今的夏冬春——嘴角微微上扬。
嫔位,比她预想的还要高。
她双手接过圣旨,眼角余光扫过周围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暗自盘算。
当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宣读"封为昭嫔"时,夏威的身子明显晃了一下。
"臣...臣领旨谢恩!"夏威的声音颤抖得几乎变调,双手高举接过圣旨时,眼中已含了泪花。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女儿,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只能不停地点头。
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
夏子宁兴奋地直拍桌子:"小妹真给咱家争气!那些瞧不起包衣出身的,现在怕是要气歪了鼻子!"
夏子安却眉头紧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春儿这般显眼,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
夏夫人很是担心,"这...这不合规矩啊!听闻贵妃很是跋扈,春儿你。。。"
沈昭昭倒是安慰她,“母亲,别担心,女儿应付得来。”
"镶黄旗包衣佐领夏威之女夏冬春,初封即为昭嫔?"富察马齐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落在案几上,"这不合规矩啊!"
礼亲王允祹捻着胡须若有所思:"皇上登基以来,还从未有过秀女初封嫔位的先例。夏家这是要飞黄腾达了?"
消息传到各府,反应各异。
"嫔位?"沈眉庄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她勉强维持着大家闺秀的仪态,但指尖已经泛白,"夏家不过五品官宦,她何德何能..."
贴身侍女采月连忙递上帕子:"小姐别气坏了身子,您可是太后亲点的贵人呢。"
沈眉庄深吸一口气,将茶盏重重放在案上:"我沈家世代簪缨,父亲官至二品,我不过封个贵人。她夏冬春..."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我的儿,"沈夫人忧心忡忡地拉住女儿的手,"你封了贵人已是天大的福分,入宫后切记谨言慎行。那位昭嫔......怕是不简单。"
与此同时,甄府内。
甄嬛倚在窗边,手中绣帕被无意识地揉皱。
"常在..."她轻声自语,眼前浮现殿选时皇帝看向自己的那一眼,分明含着特别的意味。
流朱端着新沏的茶进来,见自家小姐神色不对,小心翼翼道:"小姐可是身子不适?"
"无碍。"甄嬛勉强一笑,"只是没想到那位夏家小姐竟能得封嫔位。"
流朱撇撇嘴:"听说殿选时她举止轻浮,皇上怎会..."
"慎言。"甄嬛打断她,"宫中不比家里,这些话传出去可了不得。"
她望向窗外飘落的桂花,心中却翻涌着不解与一丝难以言说的嫉妒。
之后甄远道遣人让甄嬛到书房中。
甄府书房,甄远道眉头紧锁:"嬛儿只是常在,夏家女却直接封嫔......"
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向女儿,"选秀那日,你可曾与昭嫔打过照面?"
甄嬛轻抚鬓边碎发:"女儿远远瞧过一眼,确实风华绝代。"
她垂下眼帘,掩去眸中深思,"父亲不必忧心,女儿入宫后自会小心行事。"
相比之下,最凄惶的要数安陵容了。
在那简陋的客栈房间里,她紧紧攥着 “答应” 的旨意,看着铜镜中穿着粗布衣裳、面容寒酸的自己,眼泪止不住地砸在衣襟上。
“连件像样的旗装都没有...”
她咬着唇,满心苦涩,想起选秀时甄嬛替她簪的海棠花,心中更是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心酸。
八月初六,黄道吉日。
新晋嫔妃的轿辇从神武门依次入宫。
沈昭昭端坐在朱轮华盖的轿辇中,身后跟着四名贴身丫鬟——翠儿、兰儿、竹儿、菊儿,以及两名嬷嬷。
夏家更是准备了整整十八箱嫁妆,引得一众人的羡慕。
"主子,到了。"翠儿轻声提醒。
轿帘掀起,沈昭昭抬眼望去——"永和宫"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东西六宫中离养心殿最近的宫室,历来是宠妃居所。
"娘娘,这永和宫布置得可真精致。"兰儿推开主殿的雕花木门,忍不住惊叹。
踏入正殿,沈昭昭呼吸一滞。
沈昭昭环顾四周,只见殿内陈设看似朴素,实则处处暗藏奢华。
紫檀木雕花拔步床上悬着雨过天青纱帐,如梦如幻;
多宝阁里摆放着汝窑天青釉花瓶,典雅至极;
一架精美的青鸾镜静静地摆在梳妆台上,镜框上鸾鸟的羽毛用翠羽贴成,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旁边是一对鎏金香炉,炉身上精雕细琢着缠枝莲纹,盖子上的狻猊栩栩如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