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茅山涡,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如同那被岁月摩挲得斑驳的老树皮,却又倔强地萌生出鲜嫩的新芽,每一寸土都裹挟着数不清的故事,仿佛能装满一整个银河。往昔,这儿恰似遭受了寒冬霜打的枯树,满目皆是萧瑟与凄凉。村里的土坯房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歪歪斜斜地矗立着,屋顶的茅草在风中瑟瑟发抖,稀稀拉拉地散落一地,恰似老人头上那稀疏的白发。田地里的土干硬得如同顽石,一道道裂痕张牙舞爪地蔓延着,像极了大地干裂的嘴唇,在无声地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划在我心口的刀,疼得我肝肠寸断。
可如今呐,嘿,这茅山涡就像被春风施了魔法一般,老树瞬间焕发生机,绿叶儿如同雨后春笋般,“噌噌” 地往外冒,鲜嫩欲滴,仿佛轻轻一掐就能挤出汁水来。我此刻就站在这片土地上,双脚实实在在地踩在泥土里,那种踏实感,就像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风,呼呼地吹过,这可不是一般的风,它带着咱庄稼人骨子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劲儿,直直地钻进我的心窝,仿佛在我耳边呐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跨不过的坎儿!”
你瞧那树叶,绿得发亮,犹如翡翠般夺目,可又有谁知道,在这翠绿之下,藏着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这些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人,别的本事没有,就会跟这土地死磕,跟自己较劲。记得有一年春播,老天爷像是故意跟我们作对,旱得厉害,土地干得冒烟。种子播下去好几天,愣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就像石沉大海。大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和隔壁的二柱子,心急如焚,半夜都睡不着觉。我们扛起水桶,摸黑就往地里奔,月光下,两条身影在田间小道上匆匆穿梭,水桶里的水晃荡着,溅湿了我们的裤腿,鞋子里也灌满了泥,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可我们谁都没有吭声。为啥?因为我们心里头有个信念,只要种子能发芽,能有个好收成,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们坚信,只要人不倒下,土地就不会荒芜,春天总会如期而至,好日子也终将会到来。
所以说,茅山涡这片土地,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它是我们的心血,是我们的命根子,是我们灵魂的归宿。我们在这里挥洒的汗水,流淌的泪水,还有那说不出的苦涩,都化作了如今这满眼的翠绿,满心的希望。此刻站在这里,我真想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们就像那春风中破土而出的新芽,只要根还在,心还热,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向前迈进的步伐!”
我眼珠子滴溜一转,像个寻宝人一般,将四周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个遍。我的眼神里,满是炽热,恰似刚被犁翻开的泥土,既蕴含着春耕时节那蓬勃的生机,又暗藏着秋收时节那满满的期待。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就如同久旱的农田迎来了第一场甘霖,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言表。我真想扯着嗓子跟大伙喊:“瞧瞧这地方,只要有咱们汗水滋润过的土地,就没有长不出庄稼的道理!咱们一起加把劲,今年啊,肯定能迎来一个大丰收!” 这话一出口,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每个人的心窝,让人浑身充满了力量,干活也更有了奔头。
乡亲们呐,咱们这双手,沾满了泥土的芬芳,一铲一锄,饱含着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劲儿,就像给这黄土地精心梳装打扮了一番,播撒下了绿油油的希望之苗。你看那一张张笑脸,如同田野里最灿烂的太阳,即便是再厚重的乌云,也能被它穿透,照亮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脚下的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明亮。
我们可不是那些只会袖手旁观的看客,我们是茅山涡这片土地上鲜活的画师,每一滴从额头滚落的汗珠,都是我们心血的印记,每一份付出的力气,都是在为这片土地增添色彩。我们的故事,讲述的是啥?讲述的是咱庄稼人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土地再硬,我们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的狠劲儿;讲述的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心贴心的那份珍贵情谊,比黄金还要贵重;讲述的是无论遭遇怎样的狂风暴雨,我们都咬紧牙关,绝不松劲儿的坚韧不拔。
就说老张头吧,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粗糙得如同砂纸,可握起锄头来,却比谁都稳当。有一天,日头毒得厉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晒得人头皮发麻。我瞧见他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脸颊直往下淌,滴落在土里,砸出一个个小坑。我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去劝他:“老张头,这天儿太热了,您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老张头却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地说道:“咱庄稼人,靠的就是这股子韧劲儿,土地不欺负人,只要咱付出汗水,就一定有回报。”
还有李大婶,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那笑容暖得能把冬天的坚冰都融化。她总爱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跟大伙唠唠嗑,逢人就念叨:“人心齐,泰山移,咱这茅山涡啊,早晚得变成人人羡慕的风水宝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