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夏天,阳光炽热而耀眼,洒在青岩镇的每一寸土地上。陈宇站在自家小院里,看着院中的几株果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规划。重生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利用自己对未来的了解,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陈宇,在家吗?”清脆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陈宇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苏瑶。苏瑶是镇上中学的老师,长得清秀温婉,性格也十分开朗,自从陈宇重生回来后,两人渐渐熟悉起来,苏瑶对陈宇那些新奇的想法总是充满了好奇和赞赏。
“苏瑶,快进来。”陈宇笑着迎上去,打开院门。
苏瑶走进院子,手里还拿着一叠资料,“我刚从学校回来,整理了一些关于教育改革的资料,你不是一直对这些很感兴趣吗?”
陈宇接过资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太谢谢你了,苏瑶。这些资料对我很有帮助。”陈宇一直关注着教育领域的发展,他知道在未来,知识和教育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在这个时代做出一些改变。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陈宇和苏瑶对视一眼,走出院子去看个究竟。只见一群人围在镇政府门口,议论纷纷。陈宇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刘峰和赵宏在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争吵。
刘峰是镇上有名的个体户,头脑灵活,胆子也大,这些年靠着做点小生意赚了不少钱。赵宏则是镇政府的一名年轻干部,一心想要做出点成绩。
“你们不能这样随意更改政策,这让我们这些个体户怎么做生意?”刘峰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地说道。
赵宏皱着眉头,解释道:“这是上级的指示,我们也是按照规定办事。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市场更加规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陈宇听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镇政府新出台了一些关于个体经营的政策,对经营范围和税收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这让刘峰这样的个体户感到很不满,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陈宇走上前去,拍了拍刘峰的肩膀,“刘峰,先别激动。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又对赵宏说,“赵干部,我觉得刘峰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在执行政策的同时,也能保障个体户的利益。”
赵宏看了看陈宇,点了点头,“你就是陈宇吧?我听说过你,你有些想法很新颖。那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
于是,陈宇、苏瑶、刘峰和赵宏来到了镇上的一家茶馆。茶馆里人不多,环境还算安静。四人坐下后,陈宇先开口了:“我觉得这次政策的调整,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市场更加有序。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户的实际情况。刘峰,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刘峰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情绪,“我也知道政策要支持,但是这一下子限制了我的经营范围,我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税收也增加了,我这小本买卖,实在是有点承受不住。”
赵宏听了,解释道:“我们也是为了防止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公平。税收的增加也是为了更好地支持镇上的建设,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环境。”
陈宇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合作的模式。镇上不是一直想要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吗?刘峰你有资金和经营的经验,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投资一些项目。比如在镇上建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这样既可以规范市场,也能为你提供更多的经营空间。而且,作为回报,镇政府可以在税收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苏瑶听了,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来,个体户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镇政府也能实现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赵宏也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还需要详细的规划和论证。而且,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风险也不小。”
陈宇笑了笑,“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来降低风险。我对这个项目有信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刘峰也被陈宇的话打动了,“陈宇,我信你。如果真的能这样做,我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投资。”
赵宏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回去向上级汇报一下这个想法。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开始筹备。”
事情有了初步的进展,大家都感到很兴奋。从茶馆出来后,陈宇和苏瑶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陈宇,你今天的表现真的让我很惊讶。”苏瑶笑着说,“你总是能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办法。”
陈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是结合了一些未来的经验和对现在情况的分析。我希望能为这个小镇做点什么,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