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见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开口:“好了,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我就不插手了。待会儿事情处理完了,准备出发时,记得叫我一声。”说完,他便转身回到了庭院,只留下一句简单的话。
张炀点了点头,心中也对钟立的宽容和理解感到一丝温暖。接着,他转向方原:“方原,你去将红炉请来。”
方原应声走去,很快便带着一众人回到了钟立的庭院前。随着他们的到来,红炉的身影映入了张炀的眼中。她穿着一袭白色轻纱,气质如兰,眸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看到张炀时,她灿烂地笑了笑,那笑容带着几分温暖和感激,仿佛能够融化所有的寒冷。
“张道友,”她轻启红唇,声音清亮如珠,“当年多谢你、方道友和吴道友的救命之恩。红炉这些年一直感怀在心。”她的眼神中,隐约透出几分温柔与感动,似乎每一句话都从心底流露出来。接着,她稍稍一顿,又微微低下头,语气里带着一丝迟疑,“听闻这次四宗比斗,张道友也参与其中。原本红炉是想早些来感谢你的,只是怕打扰到你,所以一直等到大比之后才敢前来。”
张炀微微一笑,客气地回应道:“红炉道友不必如此。”
红炉听了,脸上微微一愣,似乎有些吃惊于张炀的淡然,但很快她便恢复了笑容。她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张炀牵着沐沅的手上,眼中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情感波动。她低声问道:“张道友,这位是你的道侣?”
张炀微微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不错,我和沅儿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经订下了亲事,只等我结丹之后,便会正式结为道侣。”
红炉听后,目光中闪过一抹轻微的失落,仿佛心底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但她很快收拾好情绪,恢复了笑容,向沐沅和张炀说道:“那恭喜两位了。”她的语气依旧温暖,只是其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沐沅微微抬头,与红炉对视片刻,眼中没有任何敌意,倒是平静地回应道:“谢红炉道友。”
张炀见此,轻轻松了口气,心里却有些复杂。红炉的失落情绪显然不难察觉,而沐沅虽然表面上应答得当,但她那微妙的反应,张炀也心知肚明。毕竟,心中的波动不是轻易就能消解的。
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张炀便打破沉默向红炉解释道自己要去寻找卜幼安的事。红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点头笑道:“那正好,我也想亲眼看看你们两人的切磋。我熟悉卜师兄的剑林峰,路程不远,便由我带路吧。”
张炀微微一笑,点头同意,接着转身将钟立请了出来。此时,沐沅和其他几人也准备跟随,一行人便在红炉的带领下,顺畅无阻地前往了剑林峰。
一路上,风吹过树梢,草木间的微风带着些许凉意。张炀步伐轻快,心情不由得变得放松了些。红炉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与他对话,气氛轻松愉悦。方原与吴凡则不时低声讨论着一些见闻,而沐沅则是静静地跟在张炀身后,偶尔低头,似乎有些心事。
不久后,剑林峰的轮廓出现在远处,周围的环境瞬间安静了许多。草木葱茏,竹影摇曳,整个剑林峰仿佛被自然的气息所包围,弥漫着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
当一行人到达剑林峰时,通过值守弟子的通报,很快,一位身着白袍的中年修士迎了出来。他的神态从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身姿挺拔,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此人正是卜幼安的师尊,结丹剑修毛不语。
看到来人,钟立的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步伐稍快,爽朗地开口道:“毛道友,许久不见。”
毛姓剑修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随即哈哈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是啊,你我已有数十年未见了。钟道友,还是先入峰吧。”他的话语中带着一股淡然。
钟立点了点头,随即与毛姓剑修并肩走向剑林峰的内部。周围的景象开始逐渐显得更加简朴而古朴,树木高耸,地面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仿佛步入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既安宁又清新。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一处简陋的草棚前,草棚四周的竹林摇曳,棚顶的茅草被微风吹拂,发出沙沙的声音。周围虽是简陋,但却透着一股原始的质朴与宁静。
钟立和毛姓剑修进入草棚,而身后的张炀一行人则显得有些愕然。他们没想到会在这般简陋的草棚中会客,难掩心中的疑惑,不禁交换了几次眼神。
红炉看到大家的反应,微微一笑,低声解释道:“毛师叔是卜师兄的师尊,两人都一心向剑,对于外物毫无兴趣。就拿卜师兄来说,他每日的修炼要么是在练剑,要么是在参悟剑道秘术。对于这些外界的琐事,他完全不在乎。”
她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却又带着一丝敬意。“这里虽简单,但正是这样清静的环境,才能让卜师兄专心于剑道。”
听到红炉的解释,张炀等人不禁心生佩服,暗自感叹其对剑道的执着与纯粹。那种不为外物所动,专心修炼的态度,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