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站在火光中,享受着山贼们敬畏的目光。
好像这个时代战争也不是太难,只要稍微动用一些谋略,小规模的战斗自己还是可以应付的。
其实这一战元嗣纯粹就是模仿了韩鲁朴的马场之战。
不过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这又不是考试有人抓作弊。
元嗣想的也没错,只是他没有发觉这两次胜利背后。
他的无双箭术起了很大作用。
投降的辽军居然有三百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汉军。
契丹军有军马,逃的相对来说快一些。
汉人本来在辽军的体系中就是最下等的仆从兵角色,战斗力跟意志都是最差的。
元嗣留着这些人也没有什么用,让他们放下衣甲器械都赶下了山。
其中有几个非要留下来入伙,元嗣哭笑不得,也只能答应。
山上的好汉们也折了一百多人,好在这些人也没什么家眷。
不过物伤其类,元嗣和剩下的人也祭奠了一场,都在后山葬了。
看着一个个新坟,元嗣的心情越发沉重。
这些人里面未必都是好人,但是也并不一定都该死。
之所以今天会死在这里,是因为追随了自己。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现在还有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押在自己身上。
所以之后做任何决定都要小心谨慎。
山寨虽然说损失惨重,但是正面硬刚,击退了八千辽军。
这在渤海江湖上是从来没有人能做到的。
虽然寨子在瞎虎岭,不过人们还是习惯叫卧龙岭多一些。
经此一役,前来投奔的绿林中人更多了。
甚至有一个叫作三草驴的,带着寨子里面五十多人一起来投奔。
三草驴本来是咸平一带有名的土匪,最擅长打家劫舍。
后来被耶律大德率军围剿攻破了山寨,兄弟们折了十之七八。
他带着剩下的人在江湖上流落了两三年,这才得遇明主。
杨元嗣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三草驴,怎么看也不像好人。
不过土匪中又哪里有好人呢?
江湖规矩,投奔你来要是拒之门外那就显得心胸狭窄了。
那个什么耶律大德,他刚穿越过来就见过,主持修筑南院大王陵墓的是他。
杨家灭门的主谋也是他,剿灭三草驴的还是他。
三草驴解释这个耶律大王是大辽的皇族,东京马军都指挥使。
他手下有五万皮室军,是辽军中的精锐。
专一负责镇压叛逆,剿灭各处强人。
传说中耶律大王喜欢生吃人肉,将俘虏抽筋扒皮,令各路绿林好汉闻风丧胆。
杨元嗣心想自己现在的名声还不至于惹到这个魔王,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三草驴确实有些本事,辽阳府境内的富户他了如指掌。
山寨不到一月又来了五百多人,三草驴带路去抢了五六个富户,许多钱粮。
杨元嗣看着镇海府的辽军没有什么反应,胆子也大了起来。
他本来的目的是要跨海返回大宋登州府,毕竟那里是自己的故乡。
但是现实告诉他,没有势力在哪里也无法立足。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努力的增强自己的实力。
有朝一日归国也有一定的资本。
现在抢一些富户已经满足不了元嗣的野心了。
当然杨元嗣也没有狂妄到凭着五百人去攻打城池的地步。
三草驴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情报,东京留守要运送官银去南京。
据说足足有二十万两之多。
途中要经过一处叫作灰狼谷的地方,护送的队伍有一千多人。
灰狼谷只有两个出口,地势险要。
三草驴笑道:“凭寨主的神箭,加上我们提前埋伏谋划,取这桩富贵易如反掌。”
元嗣被他说的心动无比,找了景川和刘十三商量。
二人也都认为可行。
七巧却在旁边说道:“我不想让阿哥去!”
杨元嗣问她原因,她又说不出来。
最后七巧赌气说道:“我看那个三草驴就不是什么好人,他的话不可信。”
杨元嗣笑道:“可不能以貌取人,他虽然丑点儿,不过这趟官银我是一定要取的。”
杨元嗣长了一个心眼,为了保密这次劫官银他只告诉了景川和刘十三。
还有不到一个月过年,三人借着下山采购年货的名义去灰狼谷看了好几次。
山中间只有一条路可以经过,只要将前后的路堵上,山谷中的人就是瓮中之鳖。
元嗣想着如果一千多辽军都是汉军,自己的五百好汉肯定能应付。
要是都是契丹军也不怕,毕竟自己占了地利。
哪怕从两面山坡上往下滚石头,都能砸死山谷中的敌人。
腊月二十的时候,天降大雪。
元嗣大呼真是天助我也,他集中了山寨中的精锐四百多人,准备下山提前去埋伏。
七巧又拉着他不让走,说是自己眼皮老跳,不是好兆头。
杨元嗣哭笑不得,只能留下景川看守山寨。
七巧不怕他这个阿哥,却是最听景川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