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县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辽宁半岛南端,靠近旅顺的地方。
这些都是杨元嗣根据地图大体估计的。
现在他就带着景川正在金县城门之外。
金县城墙有两丈高,城内只能容纳到五六万人。
杨元嗣旁边是一个王刺史派来的幕僚,他手里拿着笔和纸,点头哈腰的听杨元嗣说话。
杨元嗣想将金县打造成一座纯军事作用的堡垒。
要将城墙加高到四丈,然后再接一个外城,外城直通大海,建一个可以让十丈海船靠岸的码头。
城里要建造四座粮仓,至少存一年之粮。
武库等其他的建筑也要一应俱全。
这基本相当于将整个城内的建筑都推倒重建了。
在元嗣的想象中工程量应该很大,不过那个山羊胡子幕僚算了算,说只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成型。
元嗣想不到古代的效率也可以如此之高,心里很高兴。
他将赤凤寨所有的人都搬进了金县城安排好了住处,将山寨付之一炬。
周围山上还剩下一些真正的土匪,让辛兴宗带着飞骑去剿灭。
杨元嗣让景川在金县城外立了一处募兵站,招募精兵。
只有两个核心要求,第一必须是汉人子弟,第二是骑射的技艺高强。
杨元嗣打算建立一支纯粹的骑兵队伍,人数两千就足够了。
然后再招募五千左右的步兵用来守城,金城将成为自己的一个堡垒。
辽国以镔铁为号,他们的锻造技术也非常出色。
渤海境内也有许多铁矿,所以刀枪器械倒是不缺。
况且辽军撤退的时候也没法将武库都带走,剩下了一大批武器。
元嗣让人全部运回了金城,一直运了半个多月还没运完。
他又派辛兴宗去清点了一下,结果更是令人吃惊。
这批武器居然能够武装五万人的部队!
元嗣急忙封锁这个消息,谁知道金人知道了会怎么想?
金人这时候想法确实挺多,完颜宗翰就是其中最有想法的一个。
他百思不得其解,元嗣为什么要选镇海府。
汉人在他眼里既狡猾无信,又懦弱怕事,最后还贪得无厌反复无常?
这个杨元嗣却很不一样,听说了他干的那些事,宗翰也不了解他要干什么。
阿骨打说道:“我已经给他划了封地,只要他不背叛我们,就由他去吧,难道你们整天杀人放火就比别人强多少吗?”
他想了想,又说道:“让郭淮山去探听下也好。”
杨元嗣正在大厅中凭着自己的记忆修改桌子上的地图。
听说郭淮山来访,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
郭淮山看着进城里忙忙碌碌的人群,城墙上脾气暴躁的监工,也理解不了元嗣这是在干什么。
要说他要想自立为王,凭着这个装不下七万人的小城是万万不能的。
他费尽心力将金城打造成牢不可摧的堡垒又有什么用?
天底下没有不破的城池,敌人只要有五万人就可以将金城围起来。
城内粮食总有耗尽的时候,不能反击的坚守是毫无意义的。
等到见了杨元嗣,倒是要好好看看他怎么说。
刘十三将郭淮山带进了内堂,杨元嗣起身将他一把抱住,问道:“军师别来无恙?”
郭淮山推开他说道:“别跟我闹,元嗣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元嗣反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郭淮山直接说了完颜宗翰的怀疑和自己来金城的目的。
杨元嗣哈哈大笑,说道:“别人不知道,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你说这辰州以南,最多的是什么?”
郭淮山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问道:“是什么?”
杨元嗣也不答话,命令刘十三备马。
一行人一直往西行了四十多里,到了蟒牛山之下。
蟒牛山东西一百多里,因为形状像一只巨蟒,而前头又有两座高峰形似牛角,所以叫蟒牛山。
郭淮山心中一动,蟒加牛这不就是龙嘛,此处果然是一片风水宝地。
杨元嗣说道:“我听说三代南院大王和辽国几个什么王爷都埋在这里。”
郭淮山逐渐理解了他的意图,心里也暗暗吃惊他想问题的全面。
辽国人喜欢厚葬,坟墓里的陪葬宝贝都是极尽所能的奢华。
这蟒牛山里面有好几座大墓,如果将陪葬之物都挖出来,那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是这样做未免太有损阴德。
他哪里知道杨元嗣其实是个新时代的青年,不讲究这个。
杨元嗣沉声说道:“不瞒大哥,我就想跟着大王征战立功,将所有的财富都放在金城,功成名就后漂洋过海去大宋作个富家翁就足够了。”
郭淮山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判断他这些话的真假。
不过一听说他要掘墓,这可算是碰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
他本来就精通阴阳八卦,对于墓葬也很有研究。
为了寻找一些东西,他亲自挖了好几座墓。
王公贵族的大墓里面往往会有修道炼丹的法器,人世间是求而不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