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看的比马灵清楚,那箭确实是从城墙上射下来的。
他望向城墙,立即就想到了一个人,那人此刻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啊。
不过还是小心为妙,他从马鞍旁拿了一个小铁盾绑在右臂上。
秦风看见自己的亲哥哥战死,已经完全失去了了理智。
不等高俅下令就率骑兵队冲了出去,反而将前面自己的步兵阵型冲的松动了。
孙安之所以单骑出阵挑战宋军,一个是为了打击宋军士气,另一个是为了寻找宋军大阵的弱点。
田虎在阵中看到宋军大阵松动,将领旗一挥,两翼的辽人骑兵开始发动了冲锋。
辽人骑兵虽然跟金人作战的时候屡战屡败,那不是因为辽军太弱,而是因为金军太强。
今天上阵的大宋禁军,至少有一半多从来没有上过阵。
辽国骑兵装束怀疑,嘴里喊着听不懂的契丹语口令,如同野人。
他们距离宋军步兵五十步左右开始放箭,霎时间宋军阵地上箭如雨下。
除了极少数的铁甲军,宋军大部分都只穿着战袄,带着范阳笠。
那些有盾牌的还能遮挡一下,其他人就像田野里的麦子一样被收割。
宋军看着身边的同袍被射的躺在地上哀嚎,一会儿就变成了刺猬。
他们心里的恐惧也达到了顶点,出城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只要砍人头立功就好了嘛?
这跟都头和营管们说的不一样啊!
秦风率领的骑兵却犯了正好相反的错误,他们冲的太快,太靠前了。
秦雷在军中一向是体恤下属,足额发放军饷,是少有的不和兵血的大宋军官。
所以他很受部下的拥戴,这一千多人眼看主将阵亡,心里只想着能将秦雷的尸首抢回来。
秦风一马当先,左右开弓,射的辽军纷纷落马。
孙安看他来的凶猛,反而指挥辽国骑兵避开了他的锋芒。
秦风冲的太急了,根本没有发现孙安的意图。
他眼中只有兄长的遗体,辽国的骑兵纷纷躲避,眼看离的越来越近了。
这时候从田虎的步兵队里突然冲出来一队重甲步兵。
为首一人只有七尺高,却手持一丈多长的长柄巨斧。
那人身材几乎像一个水桶,又粗又矮又壮,面孔隐藏在铁盔里看不真切,只露出一双眼睛,闪着凶光。
他看见宋军的战马冲了过来,反而不闪不避的沉肩迎了上来。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宋军骑兵连人带马竟然被他撞翻在地!
那人却只是退了三步,轻微摇晃一下脖颈。
他高高举起巨斧,将压在战马下的宋军骑兵砍成两段。
这人是田虎军中的第一高手,统军大元帅汴祥,他身后是田虎步军的精锐虎贲军。
田虎的虎贲军只有一千多人,但是个个都是高手,身着铁甲,手持狼牙棒大斧等重兵器,上阵以来所向披靡。
秦风的骑兵因为前排步兵的阻挡已经减慢了速度。
以汴祥为首的虎贲军冲进宋军的骑兵队里上砍人头,下砍马腿,杀的秦风逐渐招架不住。
比秦风更不妙的是宋军大队的处境,辽国的骑兵并不接战,只是一味的绕着阵前射箭。
他们每射一轮,距离就前进几步,到了二多步的时候拿弓箭是又快又准又狠,甚至能够射穿木盾。
高俅在马上看着战况,心里也开始慌张起来。
他急忙让旁边的传令官挥舞令旗,命令宋军的骑兵出击。
其实这时候高俅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命令骑兵对骑兵是没有错的,只是他忘记了宋军的骑兵太少了。
宋军的骑兵出城的一共有五千多骑,已经有一千多陷进了田虎阵中。
辽国骑兵却有两万多,足够将这些远离大阵的骑兵全部分割开来,集中局部优势歼灭。
苗傅也知道这一点,只是在战场上必须要服从高俅的命令。
况且侍卫马军司的其他骑兵队伍收到命令后立即冲了出去。
他呼哨一声,将手中的铁枪一挥,率领着部下的骑兵发起了冲锋。
这时候宋军的步军大队已经承受不住辽人的骑射,出现了松动的现象。
本来鱼鳞阵的优点就是经受冲击的能力强,前排被冲散,后排顶上。
第一排的溃兵补充到第三排,又可以冲上去充当前排,是个很好的防守阵型。
高俅沿着护城河列阵有些背水一战的意思,只是过于想当然了。
宋军的骑兵不是从两翼突进,前排的步兵必须要拉开身位让骑兵通过,这就降低了阵型的密度。
不到五千的宋军骑兵冲进两万多辽国骑兵中去,如同一块石头在池塘里打了个水花,只掀起了一阵波澜就沉入了水底。
田虎军那边又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号角,这时候从步军后面冲出了一大队重甲骑兵,约有千人。
他们身披重甲,用铁甲敷面,带着狼尾皮帽,正是大辽的精锐:皮室军。
重甲皮室军呈一个锥形冲入宋军的阵中,犹如热刀割冻猪油一般轻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