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站在城墙边上,心里暗暗吃惊。
他目力远胜于其他人,看的清田虎军的虚实。
田虎军奇怪之处就是他的骑兵所占的比例太多了。
正常的宋军大队,骑兵能够占一成就不错了,方腊总共也不到五千骑兵。
可是田虎军中的骑兵足足有四五成,数量肯定超过了两万人。
等看清对面骑兵的装扮,杨元嗣心里更是震惊。
田虎骑兵的模样虽然跟汉人一样,但是装备却绝对不是大宋骑兵。
高大的战马前面覆盖着皮甲,骑兵也披着胸甲,其他部位却又是皮甲。
元嗣一开始以为他们是金人,出了一身冷汗。
仔细看才发现他们跟金人还是不同,金人的骑兵只有铁甲和皮甲,没有这么不伦不类的混搭。
再者他们的头盔也有明显的不同,看他们的旗帜是一支黑色的狼头。
辽人!
杨元嗣曾经数次跟他们交手,当然认得这个旗帜,只是这辽军的装扮跟以前的辽军不太一样。
辽军怎么会出现在田虎的队伍中?
那么方腊又在哪里?
杨元嗣的心里千头万绪,无数个问题涌入脑海。
田虎军的号角惊醒了他,远处的叛军开始慢慢往前移动。
高俅也开始挥舞令旗,禁军也过了护城河开始布阵。
大宋禁军以步军为主,其中的精锐是都指挥使刘法的儿子刘正彦率领的五千铁甲军,高俅将他们放在中军。
刘正彦跟杨元嗣差不多的年纪,身高九尺开外,穿着两层铁甲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提着一根狼牙棒。
四万步军像鱼鳞一样排开,有七八道防线。
杨元嗣看的明白,根据从折彦质那里学来的知识,这个叫鱼鳞阵。
大宋的骑兵因为人数过少的关系,基本很少集中起来发起冲锋,对敌阵进行冲击。
只能作为侦察骑兵或者进行一些骚扰性的任务。
不过至虹桥边上的一队骑兵却引起了杨元嗣的注意。
他们并没有分散,聚集在一起约有千人左右,约有百人是重甲骑兵。
他们的衣甲都是大宋禁军的红色,一个身材魁梧的将军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在最前面,旁边一个侍卫举着一面“苗”字大旗。
这人虎背熊腰,留着一脸络腮胡,提着一条铁枪,想必就是林冲说的苗傅了。
叛军看着禁军的防御阵型已经摆了出来,不着急进攻,也摆了个阵型。
田虎的帅旗也是明黄色的底色,上面一个黑色的“晋”字。
步军围成一个圆,将田虎的中军围在核心,那些辽人骑兵分散开守着陆军的两翼。
两军阵型对圆,田虎军中冲出大约二百余骑兵,每人手里提着一团血肉模糊的物件。
当先一骑九尺开外的身材,背后背着两把长剑,直冲到离着宋军阵只有五十多步的距离,大声喊道:“晋王军中先锋官孙安来给太尉送礼!”
孙安话刚说完,那些骑兵便将手中的事物用力朝着宋军大阵扔了过去。
徽宗在城楼上看不真切,急忙问道:“贼军这是什么兵器?”
阵前的宋军却看的清楚,这分明是一颗颗还滴着鲜血的首级!
首级落在宋军阵中引起了一阵惊呼,许多禁军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鲜活的人头,受惊不轻。
田虎军骑兵一直扔了三轮,大约有一千多颗人头。
这些人都是田虎军斩杀的陈桥驿宋军,正是为了以此打击宋军的士气。
这一招确实效果显着,人头落在宋军脚边,脸色惨白表情痛苦,着实着实瘆人。
城上的徽宗也终于看清了田虎军扔的是什么,脸色也变的惨白。
宋军阵前的一员将官大怒道:“贼军胆敢如此!”策马而出直取孙安。
那宋江一枪直刺孙安心窝,孙安却气定神闲,只是将身体稍微往左侧了一下。
孙安从后背抽出一柄剑来,左手剑将枪杆压住,右手一剑砍在宋将脖子上。
那宋将人头掉在地上滚了几滚,战马拖着无头尸体回归了本阵。
孙安甩了甩剑上的血迹,笑道:“还有没有不怕死的?一起上吧。”
刚才这一切电光火石,孙安只用了一回合就斩杀了宋将,确实武艺高强。
这边又有三员宋将策马而出,围着孙安厮杀起来。
孙安以一敌三却丝毫不惧,他的双剑本来是短兵器,不利于马战。
可是他艺高人胆大,马术精熟,转到一员宋将背后,一剑将他刺了个透心凉。
剩下的二员宋将心里已经着慌,招式越发散乱,孙安上前一人一剑将他们刺于马下。
孙安的侍卫赶上前去,将三人头颅割了用长枪挑了。
田虎军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孙安得意洋洋,阴冷的眼神扫过宋军,竟然没有人敢跟他对视。
高俅脸色难看,转头看向身边的秦雷。
秦雷早已经按耐不住,大吼一声挺枪策马朝着孙安冲了过去。
孙安看他来的凶猛,提着双剑迎了上去。
二人交手三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秦雷心中暗暗赞叹,想不到贼军中还有这样的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