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大帐中,众人虽然饿的不行,但自身生死未卜,想来这饥饿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们虽然都已成为阶下之囚,但仍旧还是抱着求生的欲望,因此整个大营内还是不断的有窃窃私语传了出来。
叛军甲怯怯道:“你们说我们会被杀吗?”
叛军乙不置可否,只是道:“应该不会吧,听以前投降的兄弟说,二皇子仁义,应该不会对我们赶尽杀绝。”
叛军丙却是满面愁容道:“难说啊,以前投降的兄弟也就两三万人,而我们现在可是十万人,要是二皇子担心我们人多势众,再度叛变,说不定会……”
叛军丙这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众人虽然智商不高,但这最简单的道理却也明白。
于是尽皆变得戚戚然,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呵斥:“吵什么吵,做俘虏还这么没有觉悟?”
众人听见呵斥,心下愈悲,个个噤若寒蝉,全身发抖,不知命运的安排。
紧接着,就见一个柳开森士兵进来,面目不善,恨恨道:“都给我老实点,出去吃饭吧。”
众人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一听有饭吃,本就饥肠辘辘的他们却是再也顾不得内心的惊惧,纷纷往外跑去,乱作一团。
士兵一看,吓了一跳,敢情这都是饿死鬼投胎来的?
于是当即抽出长刀,厉声喝到:“排好队,信不信老子宰了你。”
长刀出鞘的声音仿佛警钟一鸣,使得有些忘乎所以的众人如同醍醐灌顶,瞬间脸色一片苍白,吓得魂不附体。
但面对生死的时候也只得按照这士卒的命令列队出去。
却听见这个士兵自言自语道:“哼,一群反骨仔,要是依我,早就砍了了事,若不是二皇子仁义,还想吃饭?”
这士卒的呢喃声不大,但却恰到好处的被众人听见,众人心下稍安。
不禁有些小窃喜的想到:看来传言不虚,二皇子仁义果真不是空穴来风。
……
众叛军来到校场,个个饿的眼冒金星,见点将台上一个弱小的身影迎风而立。
这身影看似弱不禁风,但台下谁都知道,这弱不禁风的背后到底有多么恐怖。
但看台上柳开森的阵仗,众人都以为要先被训话一番,谁知下一刻,就已有柳开森士卒捧着大碗一一分发给了众人。
这一幕来的有些突兀,大家尽皆一愣,木呆呆的望着大碗,碗里是一碗稀粥。
这粥虽稀,却如同山珍海味一般,让人垂涎三尺,看得众人胃里一阵‘咕噜’,哪里还顾得着那么多,纷纷捧着碗便喝了起来。
不多时,碗已见底,众人胃里有货,恢复了一点力气,但仍觉不过瘾。
就在这时候,校场台上传来一声高呼。
众人抬头一看,十三岁的柳开森负手而立,笑容可掬。
身后是数百军容严整的士兵,看得众人是如沐春风,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消散不少。
柳开森高声说道:“大家好。”
十余万人,整个校场看不到边,除了前面的人能勉强听清,后面的人甚至连柳开森长什么样都看不清。
只知道遥远的点将台上,那位曾经让得他们闻风丧胆的二皇子好似在说些什么,只是他们站的太远,听不真切罢了。
“大家好。”
就在大家不明所以的时候,突然之间,一声巨喝就吼了出来。
站在前面的人当即吓得菊花一紧,而那站在遥远的后方的人则是恰到好处的能够听清。
这不过是柳开森想出来的馊主意而已,没有办法,人数太多,柳开森一个人在没有话筒音响的情况下,实在难以让全部人都听到。
要是像现阶段通用的挨着传话的方式,太过耽误时间,而且效果也很是不好,于是柳开森就干脆叫出数百精锐士卒充当扩音器。
十万余人知道这情况后,纷纷赞叹柳开森有先见之明。
也不惊恐了,只是静听柳开森训话,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都以为柳开森会说什么大义凛然或者斥责之类的话,却是听到台上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饿了很久了,突然大量饮食,可能会造成猝死,所以只给大家准备了一碗稀粥,让大家先暖下胃。等大家适应过来,再准备好的肉粮,让大家饱食一餐,还望大家见谅。”
“嘘~~~”
台下十万余人闻言嘘声一片,竟是不管是否相熟,就和周围的人对望起来,纷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阳打下边出来了?
做俘虏还能有肉吃?
当然现在可不是纠结肉的时候,听到能够饱食的时候,这些常年无法温饱的人个个胃里暖,心里更暖,暗道自己遇到好人了。
柳开森见大家表情,无奈摇头,继续道:“这次叛乱……”
听到这里,众人又把放下去的心提了起来,生怕柳开森会秋后算账。
却听见那稚嫩却不用质疑的嗓音继续传了出来:“这次叛乱,不是大家的错,是朝廷做的不好,让大家食不果腹这才走上了叛乱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