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渊入内,恭敬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头也不抬:
“渊儿,你觉得这局棋,朕该如何破?”
周睿渊看向棋盘,沉吟片刻,执起一枚黑子,落在天元: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皇帝终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朝堂上的事,你怎么看?”
周睿渊神色平静:
“儿臣只愿为父皇分忧,储君之位,全凭父皇圣断。”
皇帝忽然笑了:“你倒是沉得住气。”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
“朕给你三个月。三个月内,若你能让景、凌二王自乱阵脚,这太子之位,就是你的。”
周睿渊眸光微动,深深一揖: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周睿渊本身并无争夺这太子之位的意愿,可是现在的他,有想保护的人,还有自己的母妃。
他不得不用心去争取一番了。
夜色沉沉,睿王府的书房却亮着灯。
周睿渊的贴身侍卫玄月将一杯参茶放在周睿渊手边:
“殿下,该休息了。”
周睿渊嗯了一声,端起参茶喝了一口。
“殿下这是在为何事发愁?”玄月问道。
周睿渊把皇上和他说的话和玄月说了一遍,在他心里,玄月是从小就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所以,玄月问了,他自然就说了出来。
玄月蹙眉:
“陛下这是..….在考验你?”
周睿渊点头:
“景王急躁,凌王虚伪,父皇心知肚明。但他要看的,是我能否驾驭这朝堂风云。”
玄月听后沉思片刻,忽然一笑:
“殿下,我倒有个主意...…”
他凑近周睿渊耳边,低声细语。
周睿渊眼中精光一闪,“呦!让你做侍卫真是亏了。”
-------
时光飞逝,一转眼又到了腊月天。
寒风呼啸,京城北郊—皇上赏赐给沈星瑶的庄子(这里已经被沈星瑶取名为芙蓉庄)。
这里的百亩良田却覆着一层奇特的膜——这是沈星瑶从空间里买来的,每十米大概一百文钱。
沈家人问起来,她说是从一个波斯人手里买了很多这样的塑料膜。
她让人从山上砍了很多的竹竿回来,然后再劈成细长条,再架在田地上做骨架,然后再覆盖上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蔬菜大棚。
“沈小姐,这..….这真能种出菜来?”
庄头老赵搓着冻红的手,哈着白气问道。
沈星瑶蹲下身,指尖轻触泥土,悄悄渡入一丝灵泉水:
“您瞧。”
她拨开一层稻草,底下竟已冒出嫩绿的芽尖!
“神了!”
老赵扑通跪下,连连磕头,“小老儿种地四十年,从没见过寒冬里能发芽的!”
沈星瑶笑着扶起他:
“这暖棚能蓄日光热气,再配合特殊肥水就能出苗了。”
老赵高兴的眼泪已经挂在脸上,“这下子全村的人都有救了,您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呀!”
老赵激动的又要给沈星瑶跪下,被沈星瑶急忙扶住,她这是捂住了,这个年代的人动不动就喜欢跪。
听闻他们背后有声音,沈星瑶回头望去。
发现田垄尽头站着个熟悉的身影——周睿渊披着墨狐大氅,正含笑望来。
渊哥哥怎么来了?”她小跑过去,鼻尖冻得通红。
周睿渊解下大氅裹住她:
“听说我的准王妃又做出惊世之举,特来瞻仰。”
他弯腰轻触菜苗,“当真神奇。”
沈星瑶忽然发现他指尖有伤:
“你的手怎么了?”
“无妨。”
周睿渊收回手,“昨夜批阅军报,被纸页划的。”
沈星瑶心知肚明——定是查景王私吞军饷时遭遇伏击。
她不动声色地握住他的手,借着袖摆遮掩,从空间拿出灵泉水和伤药、绷带等物,拉着他坐在一旁先给他用灵泉水清洗伤口,然后是上药包扎一气呵成。
“嘶.…..”
周睿渊只觉一阵清凉,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他震惊地看向未婚妻,却见她狡黠地眨眨眼。
“以后出门可得小心着点,别动不动就让自己受伤。”沈星瑶心里有点心疼,嘴巴却在埋怨。
周睿渊温柔的微笑,替她拂过一丝秀发。“好,我知道了。”
三九寒天,暖棚里却春意盎然。
青翠的菘菜、嫩绿的韭菜、紫莹莹的茄子竞相生长。
当和州刺史带着一众官员踏进暖棚时,差点惊掉下巴。
他们是前几日在朝堂上,听睿王说了沈星瑶发明了一个蔬菜大棚,都想来观摩一番。
好让自己的管辖之地的百姓也能学这样在冬日种蔬菜,这样就能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不至于到了天冷就无所事事,有些甚至在一到冬季就饿着肚子。
“这...…这..….”
王刺史揪下一片菜叶放进嘴里,鲜甜的汁水让他老泪纵横,“寒冬腊月竟有如此鲜蔬!沈县主真乃神人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