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放着的鸭子已经被宋木兰给提前处理好,她决定拿来做鸭粥。
以前她去粤市出差的时候,吃过粤市鸭粥还有捞粉以及水东芥菜,味道可都是一绝啊。
至今宋木兰都还记得那个味道,口水忍不住往下咽。
也不知能不能做点捞粉来卖?要是这个朝代还没有盛行,似乎也是一门商机呀。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打算,现下只能先利用已有的食材。
好在那个时候,宋木兰对这几个菜很感兴趣,便请教了后厨师傅做法。
后厨师傅也很热情,教得很详细。
宋木兰凭着记忆煮开一锅水,将处理好的鸭子放进去,三起三落后便把鸭子放在锅里炖。
随后,她又抓了一把大米提前泡着,又去处理水芹菜。
今晚是新家的第一餐,鸭粥,白切鸭,清炒水芹菜,还剩点刘秀萍带来的饼子,怎么也算一顿好的。
八百年他们三房都吃不到这么好的一餐。
分了家后,他们要餐餐顿顿这么吃。
两刻钟后,宋木兰把煮好的鸭子捞出来,紧接着把浸泡好的大米放进去。
“阿娘,好香啊。”
孙小六远远就闻到香味了,咽着口水跑进来。
宋木兰回道,“给你们做一道鸭子的新吃法,饿了?阿娘给你砍一块鸭腿先吃着。”
说完,她拿起刀咔咔咔落下。
现代的她不爱做饭,家里有保姆,根本不用动手。
许是原主经常做家务的缘故,很熟练的动作,刀工也很好。
“呐,给你。”
孙冬菊和孙小六平日里会捉很多虫子和摘一些野草回来喂家里的鸡鸭,只只养得肉而不肥,又大只。
明明平日里家里吃鸡鸭的时候,他们三房也能吃上一口。
那偏心老太婆宁愿吃撑也不给他们一块皮吃。
孙小六睁大眼睛盯着那块大鸭腿,却背着手摇头,“阿娘,我先不吃,等开饭再一起吃。”
宋木兰任由他去,六岁的孩子太懂事了,反观有些心疼。
可惜没有多余的调料,只有盐,不过也难不倒她炒菜。
过后,孙小六帮着宋木兰在堂屋摆起了吃饭的桌子。
分家的时候,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
这张桌脚不平,桌面坑洼的小矮桌还是在收拾这间茅草屋的角落里翻出来的,暂时只能凑合用着。
孙大壮又在院子外面搬了几个泥块进来当椅子坐。
宋木兰和孙冬菊端着做好的菜走进堂屋时,孙大壮和孙小六已经弄好了吃饭的地方。
孙大壮抬头说道,“阿娘,我吃完饭就去东边砍些竹子回来做桌椅。”
去年农闲的时候,孙大壮有跟村里的吴木匠打过一些杂役,多多少少会些木工技艺。
复杂的做不来,简单的他还是会一点。
宋木兰放下手里的白切鸭和清炒水芹菜,说道,“眼见天都黑了,明天再去,吃完饭好好休息。”
“阿娘,我不累,我再去挑两桶水。”
孙大壮以前在孙家的时候,哪里有休息的时候,就跟陀螺一样忙。
宋木兰皱眉拉了他一把坐下,“大壮,我们三房已经分出来,这里不是孙家,你是人,是要休息的,即便是一头牛,也得吃草休息,给我好好坐着,吃饭。”
已经坐下来的孙冬菊和孙小六忍不住捂嘴笑。
“你两个小屁孩笑什么?”
孙小六如实说道,“阿娘,今天的你很不一样。”
宋木兰挑眉,“哪里不一样?”
孙小六:“霸气,谁都不敢惹,我第一次看阿奶跟小姑这么怕你。”
宋木兰看着三个孩子认真道,“都给我听着,我们穷点没关系,但必须挺直腰板有硬气。一旦你软弱无能,别人会觉得你好欺负,只有浑身是刺,别人才不敢打你的主意。”
三个孩子看着宋木兰,眼里带着光回道,“知道了,阿娘。”
现在的阿娘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样,可是他们觉得好有安全感。
“来,小六,这是你的,这是冬菊的,这是大壮的,还有我的。”
宋木兰砍鸭的时候,特地留了四只鸭腿出来,两只大鸭腿给了孙冬菊和孙小六这两个营养严重不良的孩子。
剩下的两个大翅根腿则是她跟孙大壮一人一只。
“阿娘,你吃。”
没有任何的商量,三个孩子却很懂事很默契地将碗里的鸭腿递给宋木兰。
这一刻,宋木兰心里暖暖的。
莫名其妙穿越到这里,莫名其妙当了三个孩子的阿娘,却并没有让宋木兰很排斥。
相反,他们三个让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渐渐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他们是一家人,以后会一直在一起。
宋木兰收回眼泪,推手说道,“都别让了,每个人都有一只鸭腿,乖乖吃掉,晚饭给我放开肚子吃,以后我们不会再有饿肚子的一天。”
孙小六眼眸燃起希望,不敢置信,“真的吗,阿娘,以后我们都不会饿肚子了?”
在孙家,他们每天只能分到一碗跟水差不多的稀菜粥,孙小六撒泡尿肚子就开始扁了,半夜总是饿醒,大哥便让他勒紧裤腰,睡一觉就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