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楚国封君及权贵拉着封国将军嚎啕大哭,你们怎么才来啊,我们期盼王师久矣!
要征我家土地修城修路,征,将军看上哪里征哪里,想从哪里走就走哪里!
要征收我的城池府邸,可以,专家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举双手赞成!
别山运输舰自水路第一站在巢湖西侧,那里也有座小城叫淝城,现在被征收了,封国将扩建淝城至方圆二十里,而且淝城将修建大型码头和泊位,所以无数的龙门吊,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塔吊卸船开工。
从巢湖北上经南淝水,东淝水还有一大湖叫芍陂,芍陂之东不足二十里就到了淮水,此地就是背靠八公山之寿阳(又叫寿县),再一次卸下无数机械设备和城建专家,寿阳将扩建成方圆三十里之大城。
船队再从淮水逆水西进,还会每隔百里修方圆五里军城一座,直到义阳三关北侧支流浉水与淮水交界处修据敌城。
据敌城因为将直面信阳秦军攻击,所以此城虽然地理位置不佳,淮水也浅,但还是预计建十里方圆主城及两子城,两子城护住码头要道,等于此城借鉴天竺州城墙外形。
而且,为了抵御北方军事威胁,大型工程机械立马对浉水进行拓宽挖深改造,而且在浉水东侧沿岸用大型工程机械对沿岸一里钉立高木桩数层,然后,在露天木桩中拉五层铁丝网防护。
带倒刺的铁丝网层层叠叠堆叠在木桩间隙中,然后在铁丝网东侧修建一道高六米的边墙及哨所。
如此依靠大型机械修建大型工程御敌于外,是别山君吕涛想出的既不要无辜流血牺牲,又不与秦军撕破脸面,还能拒敌于国门外的最佳方法。
当然,缺点是费钱,费巨额资金,包括紧急修建的临时军铁轨,临时马路,以及人员物资开支,此次接收淮水南岸土地耗资达到三千万圆金币。
当然,耗资巨大这个事看君王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吕涛觉得,钱庄储蓄海量金银是死物,贸然流入封国会引起物价通胀。
但是,利用战事投入市场,因为有工程和劳动转换,这些钱已经产生了价值,可以最大限度控制通胀。
再一个,封国虽然耗资巨大,但钱没有流入国外,而是变成一座座城池,一条条马路铁路,一个个码头。
钱流入封国百姓口袋,百姓通过战争得到巨额财富,等于是左口袋进右口袋,至于怎么再把钱装进左口袋,从资金流出那一刻就有税务司跟进收税,只要交易就有百分之十税收,劳动薪也是一种交易。
对此,封国国民早已经习惯税务政策,不习惯不行啊,年底税务官会与官吏入户抽查,种茶的今年卖了多少茶叶,种桑的卖了多少丝茧,种果树的,在工坊做工的,按照预计收入你们交了多少税,把税票拿出来证明一下,如果差不多则打搅了,如果差距太大,门口会挂牌的,如果连续三年偷税漏税,那税务司的法务会起诉,这样的官司一打一个准,判决要不让你数倍补交,要不全家发配海外。
就问普通百姓怕不怕,这样的起诉可是不避权贵的。
为了那百分之十交易税被发配冰天雪地地震火山之倭岛或者荒蛮之地海外,再胆大包天之徒也不敢。
随着秦军的步步紧逼,淮水北岸楚民往南逃难者络绎不绝成群结队,封国军方为了接收楚国难民还建了数条浮桥。
只不过这些浮桥因为秦军的兵锋而一条条拆除,最后只剩下靠近寿春京畿的三五条保留。
数月时间,中原楚民南逃者百万计(先秦时把淮水之北黄河之南称为中原之地),这对封国紧张的财政增加更大的负担。
为了赢得建城时间,为了接收更多的楚民,封国又送百万银元犒劳项燕大军,又资助粮食百万石,箭矢数百万支。
淮水之南,随着水陆紧急运输,随着百万民工支援城建,再加上大型蒸汽机动力的工程机械加持,淝城,寿阳,据敌城,及一些小军城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拔高。
为了安顿楚民,封国官吏和知识青年紧急进入淮水之南丈量田地开始均田,按照别山封国律法规定,每户分土地二十三亩,所有土地抽签领取,所以也没有上田下田之别。
谁抽中靠近水源上田是你运气好,反之自认倒霉,但封国官吏承诺未来五年会在上游别山山口修建水库解决灌溉,所以均田工作异常顺利。
对各地封君,因为早就签署了置换协议,他们其实最为高兴,因为庆幸自己离开了这战阵之地,而且按照约定,他们缴纳的百分之十购田款还能退还。
别山之北淮水之南土地可不是别山之东南两面狭窄平原,而是沃野千里之大平原。
以前这些平原是楚国权贵封地,现在均田成数万块,就可以安置数百万户,所以楚国难民几乎都被安置妥当。
现在的别山封国,已经不担心楚人过多难以控制了,因为封国之政深入人心,没有楚人会怀念故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