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穆宗在位仅六年就驾崩了,其子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十岁,由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辅政。张居正深知明朝积弊已久,决心进行改革,以挽救明朝的统治危机。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万历新政”,也叫“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考成法,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和考核标准,规定各级衙门必须定期向内阁报告政务执行情况,做到“月有考,岁有稽”,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一举措简化了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军事上,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加强边防建设,修筑长城,积极练兵,使得明朝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在张居正的努力下,明朝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经济繁荣,国库充实,史称“万历中兴”。但张居正的改革也触动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他们对张居正恨之入骨,只是因为张居正位高权重,不敢轻易发作。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亲政。起初,万历皇帝还能继续推行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变得懈怠起来。他开始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修建宫殿园林。更为严重的是,他与大臣们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引发了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想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大臣们则坚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双方僵持不下。最终,万历皇帝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但他从此对朝政更加消极,二十多年不上朝,明朝的统治再次陷入混乱。
万历年间,明朝还发生了“万历三大征”,即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这三场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也耗费了明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明朝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此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悄然崛起,一个新的威胁正在逼近,明朝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短故事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短故事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