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起 军阀逐鹿忙
(醒木一拍)列位看官!上回书咱们说到,那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千年封建帝制轰然倒塌,可谁能料到,这看似改天换地的巨变之后,神州大地竟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之中!虽说皇帝没了,可各路军阀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占山为王,割据一方,把好好的华夏大地折腾得是乌烟瘴气。今天呐,咱就好好唠一唠这民国军阀割据的乱局!
话说这军阀割据的根源,那可是错综复杂。当年清朝覆灭,留下的权力真空无人填补,各地的军事力量趁机坐大。再加上西方列强各怀鬼胎,为了在华利益,纷纷扶持自己的代理人,这就好比往滚烫的油锅里浇了一瓢水,彻底把局势搅得不可收拾!
先说说这北洋军阀。这北洋军阀的头子,正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袁世凯手握北洋新军,那可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靠着这支军队,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可袁世凯野心勃勃,不满足于总统之位,竟妄图复辟帝制,自己当皇帝!这一举动,可惹恼了全国上下的仁人志士,蔡锷、唐继尧等人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众叛亲离,在全国的声讨声中,只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最后郁郁而终。
袁世凯一死,北洋军阀群龙无首,立刻分成了三大派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这三大派系为了争夺北京政权,那是打得不可开交!
先说这皖系军阀段祺瑞。段祺瑞这人,号称“北洋之虎”,为人刚愎自用,野心勃勃。他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实权,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妄图用武力征服南方各省。为了扩充军备,他不惜向日本大量借款,出卖国家主权。这就是臭名昭着的“西原借款”。段祺瑞用这些钱购买武器,扩充军队,把皖系势力发展得是如日中天。可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直系和奉系的强烈不满。
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等人,早就对段祺瑞的专权心怀不满。冯国璋更是与段祺瑞明争暗斗,争夺北京政权。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扛起了直系大旗。吴佩孚这人可不简单,那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儒将”,熟读兵书,有勇有谋。他深知段祺瑞的皖系势力对直系构成了巨大威胁,于是联合奉系张作霖,共同对抗皖系。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双方在京畿一带展开激战,枪炮声日夜不绝。吴佩孚率领直系军队,采用奇袭战术,一举击溃了皖系主力。段祺瑞苦心经营的皖系势力土崩瓦解,段祺瑞被迫下野,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
可这直奉两系,本就是为了利益临时结盟,打败皖系后,双方在权力分配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矛盾越积越深,终于在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亲自率领奉军十余万人入关,气势汹汹。吴佩孚也毫不示弱,调兵遣将,严阵以待。
这场战争,双方在山海关一带展开了殊死搏斗。奉军虽然兵多将广,但军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张作霖手下的那些“绿林好汉”,打起仗来毫无章法。而吴佩孚率领的直系军队,训练有素,战术得当。双方激战数日,奉军节节败退,最后被迫退回关外。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的胜利而告终,直系独霸北京政权。
就在北方军阀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南方也不太平。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民主共和,在广州建立了护法军政府,发起护法运动,与北方的军阀政府相对抗。可南方的军阀们,表面上拥护孙中山,实际上却各怀鬼胎,只想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扩充自己的势力。
比如桂系军阀陆荣廷,他掌控着广西、广东等地,对孙中山的命令阳奉阴违,处处掣肘。孙中山为了统一南方,多次组织北伐,但都因为桂系等军阀的阻挠而失败。后来,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难以实现革命目标,于是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革命武装。
而在这军阀割据的乱世之中,还有一些地方军阀,在各自的地盘上称王称霸。比如盘踞山西的阎锡山,人称“山西王”。阎锡山这人老谋深算,他在山西苦心经营,推行“保境安民”政策,一方面积极发展山西的经济和教育,修建铁路、工厂,创办学校;另一方面,他又在山西周边布下重兵,严密防范其他军阀的入侵。阎锡山就像一只精明的老狐狸,在各路军阀的夹缝中求生存,把山西经营得是铁桶一般。
还有盘踞在四川的各路军阀,如刘湘、刘文辉等。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各路军阀为了争夺这块肥肉,在四川境内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混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把四川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百姓们编了个顺口溜:“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这正是对当时军阀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真实写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