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擎的进化速度超出预期。"蔡浩宇调出神经网络图谱,复杂的光路在空气中交织成树状结构,"特别是当我们接入《全宋词》语料库后,AI开始理解中国式含蓄情感的表达方式。"
玻璃幕墙外突然亮起警示灯。豆苗带着硬件组冲进隔壁的量子实验室,她手里那台原型机正冒着可疑的青烟。陆子浮紧跟其后,眼镜片上反射着故障代码的红光。
"又烧了?"杨龙按下通话键。
豆苗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传来:"第六代神经接驳器的情感反馈模块还是扛不住峰值负载......"她突然侧身让镜头对准实验台,"但陈明老师想了个邪门办法!"
画面里,六十多岁的硬件总工程师陈明正把游戏手柄芯片焊接到头环主板上。"既然暂时做不出高精度设备,"老人头也不抬地说,"那就让玩家用手柄辅助输入情绪信号。"
杨龙挑眉。这个看似倒退的设计,却巧妙规避了量子芯片的制程瓶颈。他刚要说话,胃部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连续48小时未进食的身体在抗议。
一杯温热的豆浆突然出现在控制台上。豆豆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侧,杯底压着的便签写着:【加了三勺蜂蜜,不许剩】。她另一只手还拿着刚测试完的《星辰OL》剧本评估报告,页边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系统生成的'苏轼悼亡妻'剧本有问题。"豆豆翻开其中一页,"AI把'十年生死两茫茫'理解成了具象的时空阻隔,但实际是心理距离......"
她的声音突然被警报打断。主屏幕上,正在生成的"梁祝"世界突然数据紊乱,祝英台的形象不断在男女装束间闪烁。
"语义歧义触发逻辑冲突!"张毅大喊,"AI无法确定女扮男装是否属于欺骗行为——"
蔡浩宇猛地扑到控制台前:"启动道德约束模块!接入《礼记》数据库!"
杨龙看着工程师们疯狂输入命令。在千钧一发之际,系统终于稳定下来。屏幕上的祝英台恢复成书院学子装扮,但眼中多了分原剧本没有的忧郁——AI自主添加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
"见鬼......"一个年轻程序员喃喃道,"它在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晨光透过特种玻璃洒进实验室时,杨龙召集了核心团队。全息投影展示着令人振奋的数据:《星辰OL》的世界生成器已经能基于简单关键词,创造出符合史实逻辑的完整叙事。而更惊人的是,AI开始掌握"留白"的艺术——在"岳飞临刑前"的剧情里,系统自动生成了狱卒偷偷递酒的细节,这种史书未载却合情合理的创作,正是人类编剧的常用手法。
"硬件仍是瓶颈。"陈明敲了敲冒烟的原型机,"但如果我们把情感反馈分级处理......"
"重点NPC全参数模拟,次要角色用预设库补充。"豆苗接话,手指在全息键盘上敲出一串代码,"就像《原神》里七神和普通冒险者的区别。"
陆子浮突然调出一组新数据:"最惊人的是这个——"他展示AI自主生成的"李清照与赵明诚"支线,"系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给赵明诚添加了'因收藏金石耗尽家财'的愧疚心理,完美解释了《金石录后序》里的矛盾情绪。"
杨龙环视实验室。每个人眼里都跳动着同样的火焰——那是技术极客面对突破时的兴奋。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豆豆身上,她正把实习生们记录的AI异常行为整理成册,发梢沾着晨露般的汗水。
"三个月。"杨龙突然说,"我要看到能在家用PC上运行的《星辰OL》雏形。"
没有抱怨,没有质疑。蔡浩宇直接在白板上列出攻关清单,陈明开始拆解第七代原型机设计图,豆苗和陆子浮则着手优化情感引擎的压缩算法。
豆豆走到杨龙身边,轻轻拿走空了的豆浆杯,换上一杯冒着热气的参茶。杯底的新便签写着:【会议室沙发可放平,两小时】。
杨龙啜饮着参茶,看向主屏幕上的世界生成器。此刻系统正在创建第一千零一个故事——"辛弃疾与陈亮"的鹅湖之会。AI出人意料地添加了风雪夜两人共披一裘的细节,将"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迈与"搵英雄泪"的柔情完美融合。
这种超越程式化的创作,让杨龙想起二十年前在哈尔滨地下室,豆豆画第一个游戏角色时说的话:"好故事不在情节有多奇,而在情感有多真。"
参茶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在氤氲的雾气中,《星辰OL》的无数平行世界正在量子计算机里静静生长,每个故事都像星辰般独一无二,又共享着同一个人性化的灵魂。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天元科技"的金属标志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冯骥仰头望着这座棱角分明的黑色建筑,下意识摸了摸背包里的硬盘。保安核验身份时,他还能听到玻璃幕墙内隐约传来的机械嗡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