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来。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步伐沉稳,眼神中透着威严与睿智。老者走到广场中央早已备好的座位前,缓缓坐下,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然后微微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阿竹他们率先上前,恭敬地向老者行礼后,阿竹深吸一口气,便有条不紊地开始讲述糖龙的一切。他从双生谷那神秘的传承说起,讲到在山洞里偶然发现记载糖龙技艺的册子,如何照着册子上的法子精心制作糖龙,再到带着糖龙去到各个地方见证的神奇之事,每一个环节都说得有理有据,还不时拿出一些当时的记录和村民们的证词作为佐证。
温如霜也在一旁适时地补充着,将糖龙制作过程中那些独特的手法、熬制糖液的讲究等细节详细地讲解出来,让众人看到这门技艺的精妙之处。
风痕则负责展示一些糖龙的成品,那栩栩如生的糖龙在阳光下闪烁着别样的光彩,引得周围人阵阵惊叹。
质疑者们在一旁听着,脸色愈发阴沉,等阿竹他们说完,便迫不及待地抛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试图否定他们的说法。
“你们说这糖龙能让溪水复流,可曾想过也许是那村子本就快到了水来的时候,与你们的糖龙何干?”
“那些病人好转说不定是自身抵抗力增强了,怎可都归功于这糖龙呢?”
面对这些质疑,阿竹他们一一耐心回应,据理力争。
老者一直静静地听着,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他在心中细细思索着双方的话语,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待双方都说完后,广场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老者的评判。
老者缓缓开口,先是肯定了阿竹他们为传承所做的努力以及收集证据的详实,夸赞他们用心去探寻、去传承这门技艺的精神值得赞赏。又指出质疑者们不应仅凭主观臆断就随意否定一项技艺,传承本就不易,大家应该抱着包容和审慎的态度去对待新生的或者不熟知的技艺。
最终,老者判定糖龙技艺传承属实,话音刚落,广场上顿时响起了阵阵掌声,阿竹他们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质疑者们则灰溜溜地离开了广场。
第四章:名声重振
经此一事,糖龙技艺的名声再次传播开来,而且比之前传得更广更远了。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阿竹他们和神奇的糖龙技艺,原本那些摇摆不定的人纷纷又来到他们开设的糖龙制作小课堂学习制作,课堂里再次变得热闹非凡。
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吵着要学做糖龙;大人们也都怀着崇敬和期待的心情,想要掌握这独特的技艺。阿竹他们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学习者,耐心地传授着技艺,从熬制糖液的火候把控,到塑形时的巧妙手法,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集市上,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售卖糖龙的摊位,那些精美的糖龙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不少人都会驻足购买,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庆典中,更是少不了糖龙的身影,人们将糖龙作为吉祥的象征,高高举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一些远方城镇的人听闻此事后,也慕名而来,他们不辞辛劳地赶到这里,只为亲眼见识一下糖龙技艺的神奇,并且学习制作。阿竹他们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让糖龙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随着学习糖龙技艺的人越来越多,阿竹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糖龙技艺更好地发展下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制作和售卖上,得让它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
第五章:创新发展
阿竹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在糖龙技艺上进行创新。温如霜提议道:“我们可以尝试在糖龙的造型上进行创新呀,融入一些当下流行的元素,比如现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让糖龙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尚感,说不定会更受欢迎呢。”
阿竹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还可以与一些糕点铺子合作,推出糖龙主题的糕点,把糖龙的样子用糕点的形式呈现出来,口感与造型兼具,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风痕也点头赞同,“对呀,我们还可以举办糖龙制作大赛呢,吸引众多高手参与,大家互相交流切磋,这样也能让糖龙技艺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说干就干,他们先是设计了几款融入流行卡通元素的糖龙造型,当这些新奇又可爱的糖龙出现在课堂上时,立刻引起了学员们的阵阵欢呼,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制作。
接着,他们与城中几家有名的糕点铺子达成合作,糕点师傅们根据阿竹他们提供的糖龙造型,精心研制出了糖龙主题的糕点。那些糕点有的做成了腾飞的糖龙模样,有的则是糖龙盘踞在糕点之上,栩栩如生,一口咬下去,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