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06:42,CA934航班穿过晨霾,降落在大兴机场。奥运代表团通道铺着红毯,媒体的长焦镜头早已等候。叶安诺把女单金牌胡乱塞进背包最底层,那里面还有一只白色纸盒——装着被汗水浸得发硬的蓝色幸运手绳。这根手绳陪她走过了整个巴黎奥运周期,蓝色的丝线已经有些褪色,但上面的每一个结都承载着训练馆里的日日夜夜。
"真不打算再冲一届洛杉矶?"领队老周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惋惜。他看着眼前这个刚刚年满22岁的世界冠军,很难想象她会在职业生涯巅峰时期做出这样的决定。
"冲,但换个位置。"叶安诺递上一张A4纸——《国家队二线人员身份调整暨裁判员培养申请表》,"我想考体育管理研究生,再把裁判证升到一级。"
老周愣了足足三秒,叹口气:"22岁退二线,乒羽中心史无前例。可谁让你是叶安诺呢?"他太了解这个姑娘了,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三天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的批复文件送到了叶安诺手上:
1. 保留国家队编制,训练量减半;
2. 以"技术调研员兼实习裁判"身份随队;
3. 无比赛任务时,自主安排裁判实践与考研复习。
拿着这份批复,叶安诺走到训练馆的荣誉墙前,看着自己的照片旁边那些曾经的传奇选手。她知道,自己正在踏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内心的声音告诉她,这是正确的选择。
二、倒计时:Excel表格里的北京赛事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2023年46号文件,报考一级裁判员需在2021-2023周期内满足:
- 1次北京市乒协主办的市级比赛,或
- 3次区行政部门/区乒协主办的区级比赛执裁经历。
叶安诺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Excel表格,把接下来12个月的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
日期 赛事 级别 角色 KPI
2024.9.20-22 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 市级 副裁判长助理 补市级 1/1
2024.11.2-3 海淀区"乒协杯"公开赛 区级 主裁判 区级 1/3
2025.1.1-2 朝阳区"迎新杯"团体赛 区级 裁判长 区级 2/3
2025.3.8-10 西城区"社区联赛"总决赛 区级 裁判长 区级 3/3
她特意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每个赛事的重点:红色代表需要提前熟悉场地,蓝色提醒自己准备相关文件,绿色则是需要重点学习的规则部分。表格的最后一列,她写下了每个赛事的预期收获。
她把表格打印两份,一份贴在宿舍衣柜内侧,每天换衣服时都能看到;另一份交给母亲苏瑶。苏瑶曾是当地电视台的播音员,用她特有的金话筒腔调录了条微信:"宝贝,你负责吹哨,妈妈负责帮你掐表。"
叶安诺看着手机屏幕,笑着摇摇头。她知道,母亲嘴上说得轻松,其实心里比谁都紧张。自从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后,母女俩就成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三、双线:白天裁判班,晚上考研班
北京体育大学2025级体育管理硕士(非全日制)招生简章发布,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6体育综合 ④806管理学基础。其中,体育综合涵盖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这让叶安诺想起了国家队的体能训练课,只是现在需要从理论角度重新理解那些曾经的实践。
叶安诺把复习阵地分成两个时空:
1. 白天——海淀区体育局裁判培训班
她永远坐第一排,马尾辫从帽檐里翘出来,格外显眼。老师讲到"副裁判员手势12式"时,她突然举手:"能不能用建筑力学解释球台三角区站位?"这个跨界的问题让老师愣了一下,但很快露出了赞赏的笑容。于是黑板上出现了受力分析图,将球台的三个顶点连接成三角形,分析不同站位的优势和劣势。老师讲完后,在她的课堂表现册上打了满分。
课间休息时,其他学员围过来请教问题。有人好奇地问:"叶老师,您以前是专业运动员吧?对规则的理解太透彻了。"叶安诺笑了笑,不置可否。对她而言,运动员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但现在,她更希望被认可的是作为裁判的专业素养。
2. 夜晚——北体大网课 + 国家队训练局自习室
她把训练局里的"银球博物馆"玻璃柜改成移动书架,《管理学原理》旁边是父亲用3D打印出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模型。这个模型是父亲生前完成的最后一件作品,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女儿的每一步,都有我的陪伴。"
凌晨1:30,保安大叔巡楼时,总能看见自习室里还亮着一盏灯。叶安诺正对着电脑屏幕大声念英语单词,带着浓浓的青岛口音:"stakeholder——'死得扣'——利益相关者!"她把复杂的专业术语拆解成谐音梗,这种记忆方法虽然有些笨拙,却很有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