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城这一年的时光里,整座城市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张旭阳先是将春秀刘生几人接入城主府中住下。城主府的建筑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庄重威严,府内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尊贵。春秀等人踏入府中时,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她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张旭阳身后,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又新鲜。张旭阳看着她们,心中想着一定要给她们一个安稳的生活。 接着,邓嘉开始筹谋造势。
邓嘉是个智谋过人的谋士,他身材修长,一袭黑袍加身,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睿智。他整日穿梭在望城的大街小巷,利用各种渠道,散布着关于张旭阳和他父亲张勤风的故事,将张勤风为川国拼尽一生,却因被皇室忌惮陷害而死的真相公之于众。一时间,从百姓到军中,对川国皇室的做法是又恨又惧。百姓们聚在一起时,总是低声议论着这件事,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而军中将士们则是义愤填膺,对张旭阳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时也更加坚定地追随他。 刘祎之与郭浩两人带着张旭阳去见了军中各处校尉及千夫长级别的头领。军营中,军旗飘扬,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训练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刘祎之有些肥胖的身体身,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给人一种憨厚豪爽的感觉;郭浩则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他们带着张旭阳一一走过各个营帐,每到一处,都向众人介绍:“这就是大帅的儿子,张旭阳!”
众人纷纷行礼,口中高呼:“少帅!”从那整齐而响亮的呼喊声中,能感受到大家对张旭阳的认可和期待。在城中,老百姓们也渐渐知晓了张旭阳的身份,都称其为世子殿下。
在这一年里,张旭阳每日每夜雷打不动地修炼。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城主府的练武场上时,张旭阳已经开始了他的晨练。他身着一袭黑色练功服,手持秋水阎罗,刀光闪烁,伴随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带起阵阵风声。夜晚,月光如水,他依然在院子里刻苦练习,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他时常去军中找郭浩、刘祎之比武对招。虽说郭浩、刘祎之无法与陈如仕相提并论,但两人常年在战场厮杀,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与他们的对战中,张旭阳不断学习、成长。郭浩的长矛使得出神入化,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刘祎之的长枪则灵活多变,让人防不胜防。张旭阳在面对他们的进攻时,起初还有些吃力,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聪明的头脑,逐渐找到了应对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刀法在实战中突飞猛进。仅仅这一年的时光,张旭阳的刀法便有了陈如仕的威势雏形,真气修为也因有秋水阎罗的辅助而精进不少,由七品下升至了七品中。如今,郭浩、刘祎之与张旭阳的比试,即便两人拿出全力,想要获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次比试结束后,郭浩和刘祎之都会看着张旭阳,眼中满是惊讶与赞叹:“这小子,进步也太快了,真是一个变态!”
邓嘉建议张旭阳在一个月后前往天峡之巅参与比武盛事。邓嘉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份情报,对张旭阳说道:“旭阳,拿不拿得到前几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响名声,让人知道撼山军虽然没了张勤风将军,但还有其子张旭阳。这是我们提升影响力的好机会。”张旭阳听后,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邓叔所言极是,我定会全力以赴。” 就在张旭阳在望城忙碌之时,他收到了一封信。信是用一张泛黄的信纸写就,字迹工整却透着一丝神秘。信中只是简单写了几行字,大致内容就是让张旭阳在天峡之巅论剑比武结束之后去一趟青羊观,青羊观位于蓉城与望城之间的一处山上。张旭阳拿着信,眉头紧锁,心中疑惑不已:“这是谁寄来的信?去青羊观又是所为何事?”邓嘉等人同样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知道,道家虽已没落,但依旧是名门正统,青羊观中不可避免地隐藏着高手,虽然大多避世不出,但实力不可小觑。
这段时间渝国派使者前来送礼,有意与张旭阳联姻。使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带着各种珍贵的礼品,浩浩荡荡地来到望城。邓嘉出面接待了他们。邓嘉面带微笑,言辞得体地婉拒了联姻之事:“少帅母亲如今还在渝国,又是渝国公主,少帅也是半个楚国人,自然也是乐于与渝国交好。只是少帅已经有了婚约,不可更改,还望使者海涵。”使者们听后,虽有一丝失望,但也表示理解。
而此时的凌霄宫,杨立言在得知张旭阳未死,还去了望城雅城,竟还接手了撼山军,心中怒不可遏。他在自己的书房中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双手紧紧握拳,关节都泛白了。原本他计划着张旭阳和老杨都死了,杨月尧孤单一人,就只有自己能成为她的依靠。之前,他还曾告知杨月尧派出去的弟子全部被杀,无一幸免,张旭阳也毫无消息,定是凶多吉少。杨月尧得知后心如死灰,站在悬崖边,眼神空洞,泪流满面,一心想跳崖寻死。好在杨立言提前安排了门中弟子随时关注,得知此事后,杨立言大惊失色,匆忙赶到悬崖边,将杨月尧劝了回来。而渝国皇室前不久派了使者来凌霄宫,特别叮嘱杨立言要照顾好杨月尧,允许她在这里居住,但绝不能出任何岔子。如今张旭阳所在的望雅城统领着三十万撼山军,杨立言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暂时不敢有出格的动作,只得再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