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曾经的桃花溪谷,如今已变成了繁华的世纪广场,岁月的变迁,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
这个发现像投入平湖的石子。
柳梦璃翻着地方志惊呼:“难怪广场年年翻修地砖 —— 底下是湿地,总下沉呢!”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与恍然大悟,仿佛多年的谜团终于被解开。
那年年翻修的地砖,原来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秘密,让人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于是翌日黄昏,这群人便站在了世纪广场的喷泉旁。
晚霞把玻璃幕墙烧成熔金,那幕墙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天空的绚烂,将整个广场都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
而夏至注视着脚下光滑的大理石地砖,忽然生出荒诞的联想:这锃亮的地面多像块巨大的手机屏,底下不知埋藏着多少被删除的往事。
那些往事如同被封印的精灵,在这冰冷的地面下默默沉睡,等待着被唤醒。
每一块地砖,都像是一个记忆的碎片,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拼凑。
“闻到了?”
霜降忽然拽他袖口,她的手温暖而柔软,像春日里的暖阳,带着一丝急切与惊喜。
那轻轻一拽,仿佛是在提醒夏至,不要错过这难得的美好。
地砖缝隙间飘出极淡的泥土腥气,混着喷泉水雾,竟幻化出奇异的湿润草香。
那草香如同来自远古的呼唤,带着大地的气息,让人心醉神迷。
恰逢广场广播响起古琴曲《高山流水》,那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飘荡,像一条无形的丝带,将众人的心紧紧相连。
弘俊闭目喃喃:"这倒成了 ' 水泥地里听泉声 ' 了。"
他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丝空灵与超脱,让人沉浸在这奇妙的氛围之中。
此刻北天又见启明星。
它俯视着城市,像枚钉在苍穹图卷上的银钉,永恒而疏离。
那启明星在夜空中闪耀,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默默看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
夏至想起昨夜读到的信札结局 —— 凌子墨终因战乱未能归乡,夏至则在桃花溪被填平前夜,挖了株桃树苗移栽到祖坟旁。
那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充满了无奈与悲伤,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残酷。
"你说,"
他轻声问霜降,"若陶渊明活在当下,会不会拍 vlog 记录田园生活?"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调侃,却也反映出对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碰撞的思考。
霜降尚未答话,忽见晏婷指着广场东角惊呼。
那边施工围挡破了窟窿,露出底下湿润的土层 —— 一株野桃树苗竟从裂缝中钻出,新叶在晚风里颤巍巍地舒展着,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这倒应了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韦斌推眼镜的手停在空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感慨,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奇迹。
众人沉默下来,看那株桃苗在霓虹与星光照耀下,呈现出某种脆弱的紫铜色。
它根须仍抓着被水泥封存千百年的泥土,枝叶却向着现代文明的灯光伸展。
就像他们这些城里人,身体困在玻璃格子里,灵魂却总向往着某个不复存在的桃源。
那桃苗像是一个象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们在繁华都市中看到了一丝自然与希望的曙光。
夏至忽然明了:所谓 "望城之居",原是古今皆然的困局。
桃花源从来不在某处地理坐标,而是心魂深处永不磨灭的乡愁 —— 每当夜风送来花香,每见启明星升于北隅,每在水泥裂缝发现倔强的绿意,那个失落的桃源便会短暂地复活。
它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被遗忘。
离场时他最后回望。
见那株桃苗的影子被广场射灯拉得很长,斜斜映在 "云裳制衣" 的霓虹招牌上,恍似给现代都市盖了枚古典的闲章。
那影子像是时光的印记,在现代与古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偶尔停下脚步,回味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喜欢诡玲珑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诡玲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