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脱口道:“我名字的霜降?
还有夏至 —— 那不是……”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画面,两个身着长衫的青年,在桃花溪边的茅亭里,举杯畅饮,谈笑风生,那场景是如此的真实,却又如此的遥远。
“男主前世的名字。”
邢洲端着柠檬水走过来,冰杯外壁的水珠滴落在青砖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时光的警钟。
“毓敏查了地方志,庚申年是一九二〇年。
当年这带确是城郊溪谷,五十年代扩建时才填平了。”
他的话语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让众人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那被填平的溪谷,曾经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那两个青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些疑问,如同一个个谜团,等待着人们去解开。
一直沉默的弘俊忽然用指节叩了叩墙面,那叩击声沉稳而有力,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
“听,后头是空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来自地下深处。
众人顿时噤声,那叩击声果然带着空洞的回响,像敲在陈年的棺木上,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让气氛变得愈发神秘而紧张。
墨云疏取来咖啡店主的红外线测温仪,扫描后轻呼:“温度比其他墙面低两度 —— 后面可能有夹层。”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仿佛即将揭开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跳加速,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现代科技与陈旧往事在这刻狭路相逢。
当李娜借来的金属探测仪划过墙面发出蜂鸣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呼吸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那金属探测仪的蜂鸣声在空气中回荡,像命运的倒计时。
那蜂鸣声,一声接着一声,仿佛在催促着人们,去揭开那隐藏在墙后的秘密,去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
墙洞是在深夜凿开的。
那夜,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
尘雾弥漫中,先露出来的是个锡铁盒子,那盒子锈迹斑斑,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躺在岁月的角落。
它的表面布满了斑驳的锈痕,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烙印,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一段故事。
里头藏着泛黄的信札与照片。
照片上两个长衫青年并肩立在桃树下,背后正是壁画上的溪亭。
他们的笑容灿烂而纯真,仿佛时间从未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
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与无忧无虑。
信纸脆得像蝶翅,抖落时散出樟脑与时光混杂的气味,那气味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大门,让往昔的故事扑面而来。
那气味中,既有樟脑的清香,又有岁月的陈旧气息,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夏至兄如晤:溪畔桃枝又发新蕊,较去岁更繁。
每晨雾中观之,恍若卿衣袂翩然。
西关新开电报局,终日铁线嗡鸣,竟似比蝉噪更恼人。
忆昔与君采菊东篱下之约,今竟成痴梦...」
信末署着「凌子墨」,日期是一九二三年春分。
那字迹工整而娟秀,仿佛能看到写信人当时的专注与深情,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那字迹,像是一首优美的诗,在信纸上游走,诉说着写信人的心声。
“原是个‘秀才人情纸半张’的故事。”
晏婷轻声感叹,她的声音如同微风拂过琴弦,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旧时文人不得志,便寄情山水。
放现在,怕是要在朋友圈写小作文抱怨内卷。”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却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但内心的压力与焦虑却也与日俱增,那份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只能通过虚拟的网络来表达。
邢洲却盯着照片背景,眼神犀利得像一把锐利的剑,仿佛能穿透岁月的迷雾。
“瞧溪对岸那块鹰嘴岩 —— 是不是像极了现在开发区的那片秃山?”
他的话语如同一声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众人传看果然相似。
苏何宇立即调出卫星地图,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过,那屏幕上的光线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仿佛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探索。
“若桃溪原是从鹰嘴岩发源,那么……”
他猛然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现在世纪广场的位置,可能就是当年的桃花溪谷!”
这个发现如同一声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让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