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时候,光王会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拽着青鸟,嚷嚷着要一起去找先生讲课。两人一路小跑,来到书房。书房内,先生早已备好书卷,正襟危坐。
光王入座后,虽偶尔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开小差,但在青鸟的轻声提醒下,也能努力跟上先生授课的节奏。
青鸟自己,也会在一旁静静聆听,从先生讲解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
待课业结束,夕阳西下,青鸟又会伴着余晖,踏上归途,回到大师伯家中,结束这充实又平凡的一天 。
日子恰似潺潺流水,悠悠然平静地淌过,转瞬便过去了十日。这期间的天气,就像孩童的脸,变幻无常。有几日,万里晴空澄澈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将整座长安城烘得暖烘烘的;有几日又毫无征兆地乌云密布,墨色的云层滚滚而来,沉甸甸地压在天际,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更有那连日降雨的几日,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打湿了街巷,也添了几分清冷与寂寥。
每逢闲暇时光,青鸟便想着去探望李义山夫妻,或是前往随意楼,与三十娘促膝长谈。
李义山夫妇待青鸟如同手足一般,他盼着能和他们唠唠家常,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点滴。
他满怀期待地前往李义山家中,可两次登门,都未能见到李义山的身影。素娥阿姐每日里也是为家里操持,忙里忙外,青鸟也不好意思耽搁她。
转而奔赴随意楼,随意楼里的三十娘,聪慧过人,性情豪爽,与她交谈,总能让青鸟获得不少启发。本来渴望能与三十娘畅谈一番,却同样扑了个空,三十娘也是忙得不知去向。
而凤鸣和凤锦,每日都在秦仙衣的医馆里忙得团团转。她们穿梭在病患之间,一会儿帮忙抓药,一会儿照料病人,脚步匆匆,如同飞速旋转的陀螺,丝毫没有停歇的间隙。
看到身边的人都如此忙碌,各自忙于手上之事,青鸟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别样的滋味。自己虽有一腔热忱,却好似无处施展,时常闲得发慌。
他忍不住暗自摇头,对着自己一阵唏嘘,仿佛在这热闹繁华的长安城里,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一时间,孤独与迷茫悄然涌上心头 。
如此又过了几日,期间,秦师兄通过傀儡灵传信,说各国使团陆续抵达长安,后续的事务愈发繁忙,无法回家。
之后的一天,秦师兄抽空回了趟家,取了些换洗衣裳,便又匆匆赶往鸿胪寺,投身于接待各国使团的忙碌工作之中。
青鸟暗自思忖,自己来到长安已有一段时日了。在光王府的这段日子,倒也安稳,没人对自己起疑,也没有遭遇什么阻碍。
可令他发愁的是,关于查探细作一事,至今毫无头绪。而九月在鹤鸣山举行的玄门各派集会,却日益临近,时间愈发紧迫,容不得他再有丝毫懈怠 。
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恰是出游的好天气。青鸟如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踏入光王府。刚一进门,便见太妃满脸笑意,迎上前来,和声说道:“青鸟,今日你无需在王府忙碌。每月的这一天,我都会带着怡儿外出游玩散心。你来到长安也有好些日子了,不如今日与我们一道,去曲江池走走,如何?”
青鸟听闻,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惊喜。此前秦师姐就曾提及,要带他与师兄一同前往曲江池,无奈诸事缠身,计划一再搁置。
没想到今日,竟能有幸与太妃、光王一同前往,实在是意外之喜。他赶忙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回应道:“好啊,一切但凭太妃安排,能有此机会,青鸟深感荣幸。”
于是,吴管家将早已安排好的车马准备妥当,太妃仪态优雅地登上马车,光王则像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跟在其后。众人有序上车,启程前往曲江池。青鸟跨上骏马,在马车一侧随行。
这些时日的长安城,因异国使团来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街道上管控极为严格,一队队金吾卫身着鲜亮甲胄,神情专注,巡逻的脚步紧密而整齐。他们目光如炬,时刻留意着街道上的一举一动,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秩序。
一行车马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向曲江池。抵达目的地后,太妃目光望向芙蓉园的方向,提议道:“咱们先去芙蓉园看看吧。” 众人纷纷应和,随即朝着芙蓉园走去。没一会儿,便来到了芙蓉园门前。
芙蓉园的大门气势恢宏,宛如一座威严的宫殿屹立眼前。高大的门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漆大门上的金色兽面衔环,在日光下闪耀夺目,散发着皇家园林独有的尊贵气息。门前宽阔的石阶两侧,汉白玉栏杆雕刻精美,祥云瑞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想必是因异国使团来访,陛下特许芙蓉园向朝中权贵和异国使团开放,今日的芙蓉园人群熙攘,更是热闹非凡。
青鸟跟着太妃他们,置身于这热闹的场景之中,目光被这些新奇的景象所吸引。今日的芙蓉园,人群熙熙攘攘,犹如潮水般涌动。青鸟暗自庆幸,多亏了太妃和光王的身份,自己才有机会踏入这声名远扬的芙蓉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