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虽说冷得彻骨,但屯子里的热闹劲儿可一点没被冻住。一进入腊月,那股子过年的喜庆氛围就像刚出锅的黏豆包,热气腾腾地弥漫开来。尤其是扭秧歌这事儿,在屯子里可是老少皆宜的乐事,一到傍晚,村头的大空地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林晚晚这东北大妞,对扭秧歌那是情有独钟。这日,她瞧见萧玦在院子里背着手踱步,一副悠然的模样,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她几步跑到萧玦跟前,拉住他的胳膊,笑嘻嘻地说:“王爷,今儿个咱屯子扭秧歌可热闹了,你也去凑凑热闹呗!”
萧玦微微皱眉,看着林晚晚,一脸狐疑:“扭秧歌?那是什么?本王从未接触过。”
林晚晚一听,来了劲儿,跳着脚说:“哎呦我去,王爷,扭秧歌可好玩了,就是大家一起载歌载舞,热热闹闹的。你就跟我去呗,保证你一学就会,老有意思了!”
萧玦拗不过林晚晚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下来。两人来到村头空地,只见这儿已经围了不少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手里拿着扇子或者手帕,正欢快地扭着。锣鼓声、唢呐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林晚晚拉着萧玦就往人群里钻,顺手从旁边的大嫂手里拿过一把扇子,塞到萧玦手里,说:“王爷,你就跟着我,先看我咋扭。”
说罢,林晚晚就像一只欢快的喜鹊,扭了起来。她的动作轻盈又利落,扇子在手中上下翻飞,脚步也变换得十分灵活,那股子热辣劲儿,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
萧玦在一旁看得认真,可等他自己试着扭起来,那场面就有点“惨不忍睹”了。他本就身姿挺拔,平日里习惯了威严庄重的姿态,这扭秧歌的动作对他来说,实在是有些难度。只见他的身体僵硬得像块木板,手中的扇子也像是烫手的山芋,不知道该怎么摆弄。迈出的步子更是毫无节奏感,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周围的乡亲们瞧见萧玦这副模样,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一位大爷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指着萧玦说:“王爷,您这扭得可真是别具一格啊!”
林晚晚也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没扶住墙,她边笑边说:“王爷,你这秧歌扭得比我家老母猪踩电线还带劲!哈哈哈哈!”
萧玦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他尴尬地笑了笑,嗫嚅着:“本王尽力了……这实在是太难了。”
可萧玦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也被激起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对林晚晚说:“晚晚,你再教教本王,本王就不信学不会!”
林晚晚擦了擦笑出的眼泪,说道:“行嘞,王爷。你看啊,这手要这样摆,脚步呢,要跟着鼓点,一颠一颠的。”说着,她又耐心地给萧玦示范起来。
萧玦全神贯注地学着,眼睛紧紧盯着林晚晚的动作,努力地模仿着。可他的身体就像不听使唤似的,不是手的动作不对,就是脚步乱了节奏。
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孩笑着说:“王爷,你扭得好像一只大笨熊啊!”周围的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
萧玦听了,不但没生气,反而自嘲道:“看来本王这扭秧歌的天赋确实不怎么样。”
林晚晚拍了拍萧玦的肩膀,说:“王爷,别灰心。这刚开始都这样,多扭几次就好了。”
在林晚晚的鼓励下,萧玦又扭了好一会儿。虽说动作还是有些生硬,但比起刚开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时,乡亲们开始评选今天扭秧歌的“最佳角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最后,一位大妈笑着说:“要我说啊,王爷虽然扭得不太好看,但他这认真的劲儿,应该评个‘最佳丑角’!”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还鼓起掌来。
萧玦听了,哭笑不得,他无奈地说:“没想到本王第一次扭秧歌,就得了个‘最佳丑角’。”
林晚晚笑着挽住萧玦的胳膊,说:“王爷,这‘最佳丑角’可是大家对你的喜爱。你看,大家多开心啊!”
萧玦看着周围乡亲们热情洋溢的笑脸,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他笑着说:“嗯,能让大家开心,本王这‘最佳丑角’也算当得值了。”
随着夜幕降临,扭秧歌的活动也接近尾声。林晚晚和萧玦手牵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林晚晚说:“王爷,今儿个你可算是体验了一把咱东北的热闹。以后啊,这样的活动多着呢。”
萧玦点了点头,说:“嗯,今天虽然出了不少洋相,但确实感受到了屯子里的欢乐气氛。晚晚,谢谢你。”
林晚晚抬头看着萧玦,笑着说:谢啥呀,只要王爷你开心就行。以后啊,我还得带着你体验更多好玩的事儿呢!”
回到家后,萧玦还在回味着扭秧歌的场景,忍不住又比划了几下。林晚晚看着他那认真的模样,笑着打趣道:“王爷,你这是上瘾了呀?”
萧玦笑着说:“这扭秧歌看似简单,实则有趣得很。本王觉得,以后可以经常参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