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等南方这些世族练出兵来围剿自己,还不如主动出击,因此李希音委任杨金娥为前敌指挥,赶赴梧州主持军务。
其实在一年多前杨金娥曾经义军曾经沿着西江向东一路攻到肇庆地区,可惜那时候义军主力兵力在广西,无法及时补充,致使没有在广东站稳脚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条长河了,那就是西江,西江在广西地区的名字叫做浔江,在过了梧州流入广东后名字就变成了西江,西江河道宽阔,从梧州可以沿着西江顺流而下直接抵达广州。
因此徐广缙对西江异乎寻常的重视,在西江的各个渡口进行了驻军,对西江进行封锁。
并在梧州边上的封开县屯驻了足足三万清兵,在郁南和德庆各布置了一万八旗军和一万精兵,随时支援封开或者是封锁西江。
封开之敌是徐广缙的精锐部队,他不仅任用了自己的爱将李孟群为将,此人虽然不擅长进攻,但却十分擅长治军。
他在封开几个月以来,以雷霆手段整肃了清军军纪,剔除了不少军队里的毒瘤,同时又严格约束军队,缓和了于地方的矛盾,甚至凭借着徐广缙的支持,他补足了三万清兵的差额。
另一方面,徐广缙还将三千英国人支持的洋枪和一支五百人的水军划归到李梦群手下,增强了封开地区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李孟群在封开县的每村每镇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扩宽了封开县城的城墙,并挖了护城河,这使得封开县成为了阻拦义军东进的桥头堡。
同时,徐广缙在西江上组建了一支不小规模的水军,用于运送粮草和兵员之用。
杨金娥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集中义军的水军力量,强行渡过封开县地界,将一个师的兵力运送到郁南县地区,以雷霆之势攻破郁南,并截断封开之敌于清军总部的关系,最终把这支力量给吞食掉。
然而这个作战计划受到了同为此次参战将领石达开、丁壮、曾天养、孙望舒、杨萍等将领的一致反对,原因有三。
第一,清军在封开地区有足足三万大军,更有一支五百人的巡视水军,想要悄无声息通过封开地界无疑有些异想天开。
第二,清军在郁南县有足足上万八旗军,且郁南县城高池深,想要短期内打下郁南县还是很有难度的,一旦郁南拿不下来,这一万义军将会陷入四面受敌的态势。
第三,即便杨金娥带领一个师迅速绕过封开清军的监视,并突击拿下了郁南县,但那个时候封开的清军势必为了求生疯狂攻击郁南,而德庆地区的清军也势必会来求援,那么杨金娥必然会陷入两面对敌的窘境。
面对众人的反对,杨金娥却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计划,在她看来如果强攻反而伤亡惨重,剑走偏锋才能火中取栗。
最终,杨金娥和众将互相不能说服对方,把事情请示到了李希音这里。
李希音知道了之后,顿时人麻了,本来还想着能够休息一下,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问题,无奈李希音只能先看了杨金娥的折子,仔细看了她的计划。
然后,李希音努力地放空自己的思绪,然后沿着杨金娥的思路开始对战局进行一次次的推演,每一次推演,李希音尽量地考虑进种种变数,并考虑每一种变数对战局的影响。
最后,李希音不得不承认,杨金娥此举虽然十分危险,但是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性价比的办法。
最终,李希音写了两封回信,一封递给杨金娥,帮助她完善了计划。
另一封则写给了众将,嘱托他们要积极配合杨金娥展开计划。
三月一日傍晚,杨金娥带着满编第九师从梧州登上了从浔江征集来的大小两百艘船只上,这些船只一部分是义军这一年来制造和改造出来的战船,一部分是从浔江商户上征集来的货船。
李希音为了配合杨金娥的行动,给她划拨了野战火炮一百门,炮弹五千枚;攻城重炮五门,攻城炮弹一百枚。此外,还有三千杆步枪,十万发子弹,炸药五千斤。
此时,负责配合的第六师从梧州之北的苍梧县出发,向封开县北部的南丰、都平发起猛烈攻击,封开战役打响。
李孟群在收到消息之后,一面严令各部坚守堡垒,一面自己亲自率领三千精兵前往援助都平。
就在清军被吸引了注意力之际,杨金娥率领第九师开始出发,此时正是农历初一,天空上的月亮没有升起,整个江面一片黑暗。
杨金娥命令各部不准升起火把,每个人安安静静地待在船上,然后借着水流缓缓推动着船只往江的下流走去。
在漆黑的江面上,义军船队缓缓而行,一直进入到封开地界都没有被清军察觉,可惜在过了封开后二十里的地方遇到了两支巡场江面的清军船只。
杨金娥估计了一番,发现已经进入郁南地界了,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便命令士兵开火。
瞬间,几个舰船上的士兵站在甲板上,使用步枪对清军进攻,迅速解决了这支插曲之后,杨金娥便命令船队全速进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