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命了?"赵桓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本子,却发现上面画着精巧的城墙结构图,"这是..."
"陛下明鉴。"毕昇虚弱地咳嗽两声,"臣发现城墙拐角的防御有死角,想着改良一下..."
图纸上详细标注了射击盲区,还设计了一种可旋转的箭楼。赵桓心头一热,这个工匠出身的官员,竟有如此军事头脑。
"来人!传工部主事!"皇帝当即下令,"按毕大人的图纸,先改造这段城墙!"
暮色渐浓,赵桓回到宫中,却发现文德殿外跪着个意想不到的人——泉州海商蒲寿庚!这个曾经勾结蔡京的奸商,此刻五花大绑,额头上还刻着"窃技"二字。
"陛下!"蒲寿庚涕泪横流,"小人知错了!愿献上全部家产赎罪!"
赵桓冷眼俯视着他:"听说你在琉球有座私港?"
蒲寿庚浑身一颤,显然没想到这个秘密也被发现了。
"朕给你两条路。"赵桓竖起手指,"一是全家流放琼州,二是...做朕的眼睛。"
海商愣了片刻,随即如蒙大赦般连连叩头:"小人选第二条!小人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当夜,一份密约悄然签订:蒲寿庚继续他的海上贸易,但必须定期向皇城司汇报各国技术窃取情况。作为回报,他的船队将获得官方特许的"专利贸易权"——可以合法贩卖某些非敏感的改良农具。
这个安排引起了朝中清流的激烈反对。次日早朝,御史中丞王黼(非前文被处死的王黼)当庭死谏:"陛下岂可因利忘义?此等奸商..."
"王爱卿。"赵桓打断他,"你可知辽国去年从泉州走私了多少技术?"
王黼语塞。
"十七项!"皇帝拍案而起,"包括水轮纺车、曲辕犁,甚至还有火药配方!"他环视满朝文武,"朕用一个小奸商,抓一群大窃贼,有何不可?"
朝堂鸦雀无声。赵桓趁机颁布了酝酿已久的《边关专利令》:凡在边境州县开设作坊者,免三年赋税;凡改良军械者,赏银千两;凡举报技术外泄者,赐爵一级。
退朝后,赵桓独自登上皇城最高处。远处,天工院的灯火通明,隐约可见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更远处,汴河码头上,蒲寿庚的船队正升起特制的"专利旗",准备出海。
夜风拂过年轻帝王的面庞,带来初夏特有的草木清香。赵桓知道,这场技术保卫战才刚刚开始。专利制度就像一道无形的城墙,保护着大宋的技术优势。而边关的铁壁,则需要实实在在的刀剑与热血来铸就。
"陛下。"岳飞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刚收到雄州军报,辽军在边境集结,似乎..."
"不怕。"赵桓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让他们来。正好试试新式守城弩的威力。"
月光下,两人并肩而立,影子投在古老的城砖上,仿佛两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喜欢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