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海中,“守”与“养”二星环的共鸣尚未完全平息,那源自生命体验、印证于圣贤典籍的明悟感如同奔涌的江河,在陆守拙胸中激荡。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份洞见诉诸笔端,将“守”与“养”在道基修复中的辩证关系,清晰地阐述出来。
他挣扎着坐起身,尽管道基深处依旧传来阵阵隐痛,但精神的亢奋压过了身体的疲惫。白芷早已体贴地在他床边的小几上备好了笔墨纸砚——上好的青檀宣纸,一支狼毫小楷,一方松烟墨锭,还有一方温润的端砚。
陆守拙深吸一口气,将心神沉静下来。守护星火在识海中稳定燃烧,如同定海神针。他挽起衣袖,研墨,润笔。墨锭在砚池中缓缓研磨,墨汁渐浓,散发出淡淡的松香。这熟悉的过程,让他想起了在黑风峪任务前,那千遍抄写《千字文》的沉静时光。心境澄明,方能下笔有神。
他提笔蘸墨,笔尖悬于宣纸之上,略一沉吟,便落下了第一行字:
《论“守”与“养”在道基修复中之辩证》
笔锋沉稳,力透纸背。守护星火的光芒似乎也顺着笔尖流淌到了纸上,让这标题的字迹隐隐带着一丝温润的玄黄之意。
陆守拙没有急于堆砌华丽的辞藻或引用深奥的典故。他遵循本心,以自身经历为骨,以《周易》感悟为魂,开始书写:
开篇点题: “道基之损,如大地崩裂,生机流逝。修复之道,非蛮力可补,需明‘守’‘养’之辨,循天地生生之理。”
释“守”: “守者,非消极防御,乃‘厚德载物’之包容与承载(坤卦)。于道基修复,守为磐石之基:一曰守心神,以澄明意志驾驭修复之力,导其归流,避其冲撞(如引导生机绕开裂痕深渊);二曰守本源,护持道基深处未灭之生机火种,使其不为崩解之痛所湮灭(如守护星火护持道星核心);三曰守秩序,厘定修复路径,使外力之‘养’与内在之‘力’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如星火引导文气流转)。守,乃修复得以进行之框架与意志基石。”
释“养”: “养者,乃生机之培育与壮大(生生不息)。于道基修复,养为活水之源:一曰外力之养,如药石针砭,引磅礴生机温润滋养,唤醒沉寂(如木长老施针引动本源活力);二曰内在之养,如功法运转,纳天地灵气转化生机,壮大本源(如《青木蕴灵诀》转化文气);三曰调和之养,使内外生机交融渗透,如春雨润物,滋养‘土壤’,弥合‘沟壑’(如守护星火调和引导)。养,乃修复得以实现之能量与生机源泉。”
论辩证: “守与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守为养之护盾!无守之意志稳固根基、引导方向,养之力再磅礴,亦如洪水冲垮不设防之河堤,反成催命符(如文气失控冲击裂痕)。养为守之根基!无养之力持续供给、壮大本源,守之意志再坚定,终如无根之木,难以为继(如强行催动守护后力竭道崩)。守乃承载修复之‘坤’,养乃孕育生机之‘易’。唯有守养相济,如大地承载滋养万物,道基裂痕方能弥合,本源活力方能复苏!”
他书写时,心神完全沉浸其中。识海中,“理”之星环高速运转,将感悟梳理得条理清晰;“守”与“养”二星环随着文字的流淌而微微共鸣,光芒流转,如同在为文章注入道韵。守护星火的光芒温润地照耀着整个识海,也通过笔尖,将那份磐石般的守护意志与生生不息的生机感悟,烙印在字里行间。
笔走龙蛇,字字珠玑。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源自切身体验的质朴道理与《周易》智慧的印证。他写到西北血海星火焚秽后地脉生机的复苏(守后之养),写到黑风峪守护生命后需白芷救治方能延续(守需养继),更着重描写了自身在蕴灵院中,以“守”之意志引导“养”之生机修复道基的艰难过程(守养相济)。
随着文章的深入,他感觉自己的道基裂痕边缘那层玄黄色的光晕,似乎也在这种深刻的自我剖析与道韵书写中,变得更加凝实、厚重。每一次落笔,都仿佛是对自身道途的一次梳理与加固。
当最后一笔落下,陆守拙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放下笔,看着面前这篇墨迹未干的文章。字迹算不上多么飘逸俊秀,却自有一股沉稳厚重的力量感,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守”与“养”最真挚的理解与感悟。
守护星火的光芒似乎也因这篇文章的完成而更加明亮、凝练。它静静地燃烧着,映照着那布满裂痕却异常“顽固”的道星,也映照着这篇凝聚了他心血与智慧的文章。
文理关的核心,这篇《论“守”与“养”在道基修复中之辩证》,已成!
接下来,便是将它呈交给那位以严苛着称的苏文正教习,接受最终的考校。陆守拙看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既有完成文章的释然,也有一丝面对未知评价的紧张。但守护星火传递的暖意,让他眼神依旧坚定。无论结果如何,这番淬炼心神的问道之旅,已让他对自身之道,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
喜欢浩然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浩然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