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辛卯年)
开年正月,匈奴右贤王刘猛直接叛乱出塞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豫州刺史石鉴因为打击吴军时虚报首级数量,被皇帝下诏批了个狠的,直接被打发回家种地,这辈子都别想再出来做官。
吴国人刁玄搞事情,瞎编谶文说“黄旗紫盖,出现在东南方向,最后能得天下的,是荆、扬之地的君主”,吴主居然信了。月底,吴主大张旗鼓出兵华里,带着太后、皇后还有后宫几千人,从牛渚往西进发。东观令华谮等人拼命劝,根本不听。结果路上遇到大雪,道路那叫一个泥泞难行,士兵们穿着铠甲拿着兵器,百人一起拉一辆车,都快被冻死了,纷纷抱怨:“要是遇到敌人,直接倒戈算了。”吴主听说后,只能撤回去。晋朝这边,皇帝派义阳王望统领中军两万、骑兵三千驻扎在寿春防备,听说吴军退了,才作罢。
三月丙戌日,巨鹿元公裴秀去世。
四月,吴国交州刺史陶璜偷袭九真太守董元,把董元给杀了,杨稷就让手下将领王素接替董元的位置。
北地的胡人进犯金城,凉州刺史牵弘去征讨。没想到这些胡人集体叛变,和树机能一起在青山把牵弘包围了,牵弘最后兵败身亡。
之前大司马陈骞就跟皇帝说过:“胡烈、牵弘这俩人,光有勇没啥谋,还特别自负,根本不是安定边疆的料,早晚会给国家带来耻辱。”当时牵弘是扬州刺史,经常不听陈骞的命令,皇帝就觉得陈骞是因为跟牵弘不和才说他坏话,于是把牵弘召回来,没多久又让他当凉州刺史。陈骞只能暗自叹气,觉得肯定要出事。果然,这俩人搞得羌戎不和,最后兵败身死,朝廷连年征讨,好不容易才稳定局势,皇帝这才后悔。
五月,皇帝立皇子宪为城阳王。
辛丑日,义阳成王望去世。
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从文帝那会儿就备受宠信,大权在握。皇帝能当上太子,贾充出了不少力,所以皇帝对他更是宠信有加。贾充这人特会谄媚,和太尉、行太子太傅荀顗,侍中、中书监荀勖,越骑校尉安平冯紞等人结成死党,朝廷上下都讨厌他们。皇帝问侍中裴楷当前国家有啥问题,裴楷说:“陛下您登基后,天下都跟着您的指引走,为啥还比不上尧、舜呢?就是因为贾充这帮人还在朝廷里。应该任用天下贤能,一起治理国家,不能让人觉得您有私心。”侍中乐安任恺、河南尹颖川庾纯都和贾充不对付,贾充想把任恺调离皇帝身边,就推荐任恺忠诚可靠,适合去东宫任职。皇帝就让任恺当了太子少傅,不过还保留侍中的职位。正好树机能在秦、雍一带捣乱,皇帝很发愁,任恺就说:“得找个有威望、有智谋的重臣去镇守安抚。”皇帝问:“谁合适呢?”任恺趁机推荐贾充,庾纯也跟着附和。秋天七月癸酉日,皇帝任命贾充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将军的职位不变,贾充这下可愁坏了。
吴国大都督薛珝和陶璜等人率领十万大军一起攻打交趾,交趾城里粮食吃完了,援兵也没了,最后被吴国攻陷,杨稷、毛炅等人都被俘虏。陶璜欣赏毛炅勇猛,想留他一命,结果毛炅居然想杀陶璜,陶璜只好把他杀了。修则的儿子允,把毛炅剖腹挖肝,还问:“还能当贼不?”毛炅还大骂:“恨不能杀了孙皓,你爹就是个死狗!”王素想逃到南中,被吴国人抓住,九真、日南都投降了吴国。吴国大赦天下,任命陶璜为交州牧。陶璜又去讨伐夷獠,把州境都平定了。
八月丙申日,城阳王宪去世。
朝廷把益州南中四个郡分出来,设置了宁州。
九月,吴国司空孟仁去世。
冬天十月丁丑朔日,发生了日食。
十一月,刘猛进犯并州,被并州刺史刘钦等人击退。
贾充要去赴任了,公卿们在夕阳亭给他饯行。贾充偷偷问荀勖咋办,荀勖说:“您身为宰相,居然被一个人给拿捏住,多丢面儿啊!但这次要推辞确实难,只有和太子联姻,才能不推辞还能留下来。”贾充问:“这事儿托谁去说呢?”荀勖说:“我去试试。”然后荀勖就对冯紞说:“贾公要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咱们就失势了。太子还没定亲呢,为啥不劝皇帝纳贾公的女儿呢?”冯紞觉得有道理。一开始,皇帝打算让卫瓘的女儿当太子妃,贾充的老婆郭槐贿赂杨皇后身边的人,让杨皇后去劝皇帝,想让自己女儿当太子妃。皇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个优点,贾公的女儿有五个缺点:卫家种好,子女多,女儿长得漂亮、高挑又白皙;贾家的人善妒,子女少,女儿又丑又矮还黑。”但杨皇后坚持为贾充女儿求情,荀顗、荀勖、冯瓘也都说贾充女儿美若天仙,还特别有才德,皇帝最后就答应了。贾充也不用去赴任,继续留任原来的职位。
十二月,皇帝任命光禄大夫郑袤为司空,郑袤坚决推辞不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