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不,这田边的草丛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史建涛神秘兮兮地说道,眼镜后的眼睛眨了眨。
“啥好吃的?建涛,你就别卖关子了。”邢成义捅了捅他的胳膊,好奇地追问。
“黑天天啊,就是那种黑色的小豆豆,熟了可甜了。”史建涛说着,站起身来,朝着草丛走去,大伙也跟着站起身,兴致勃勃地跟在后面。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大丛黑天天。此时的黑天天,大部分都已经熟透,黑得发亮,像一颗颗圆润的黑珍珠。荣宁宁迫不及待地伸手摘了一颗,放进嘴里,瞬间,脸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哇,真甜啊!”
大伙纷纷动手采摘起来,不一会儿,每个人的手里都捧了一把黑天天,吃得满嘴乌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咱也不能光自己吃啊,摘点回去给村里的爷爷奶奶们尝尝。”邢成义突然说道,大伙纷纷响应。于是,他们又忙活起来,找了几片大叶子,把摘下来的黑天天小心地包好。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稻田里传来一阵“呱呱”的叫声。
“是青蛙!”廖光辉兴奋地叫了起来,“咱去看看。”
大伙来到稻田边,只见几只青蛙正蹲在稻梗上,鼓鼓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申晓光刚想伸手去抓,就被荣玉东拦住了:“青蛙是益虫,吃害虫的,咱别抓它。”
申晓光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差点忘了,多亏你提醒,玉东。”
虽然没抓青蛙,但孩子们的兴致丝毫不减。他们沿着田埂慢慢地走着,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心中满是喜悦。
“等收了庄稼,咱这儿肯定更热闹。”邢成义望着远方,眼中满是憧憬,“到时候,咱帮着大人们干活,干完了,还能在谷堆上玩捉迷藏。”
“对啊,晚上还能躺在谷堆上看星星,听爷爷讲故事。”廖怀微接话道,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宛如梦幻的仙境。
“咱该回家了,要不家里人该着急了。”邢成义看了看天色,招呼着伙伴们。大伙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田野,踏上了回家的路。
泥泞的小道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也留下了他们纯真的欢声笑语。这一天,在那片充满生机的田野里,他们与大自然亲密相拥,感受着它的馈赠,享受着彼此陪伴的欢乐时光。这份美好,如同璀璨的星光,镶嵌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永不褪色。
往后的日子里,只要秋风一起,那片田野就像有磁石般吸引着他们。有时,他们会比赛谁能最快找到一只罕见的彩色蚂蚱;有时,为了探寻田边那口古老水井的秘密,几个脑袋凑在一起,趴在井口张望,听着井下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回声,既兴奋又有些害怕;还有时,他们会模仿着大人们收割庄稼的模样,用自制的小镰刀,收割一小片野草,再把它们整齐地捆扎起来,玩起“过家家”,荣宁宁当“农夫”,申晓光扮“商贩”,其他人则是“顾客”,在这自编自导的游戏里,体验着生活的另一种乐趣。
有一回,邢成义突发奇想,要在田边搭一个“秘密基地”。这个主意立刻得到了大伙的响应。他们找来树枝、茅草,齐心协力地忙碌起来。史建涛凭借着自己的“建筑知识”,指挥着大家搭建框架,廖光辉则四处搜罗可以用来装饰的野花、藤蔓。荣玉东细心地用泥巴填补着树枝间的缝隙,确保基地足够牢固。申晓光和荣宁宁一趟趟地搬运着材料,累得满头大汗却毫无怨言。就连年纪最小的廖怀微,也在一旁帮忙递着工具,眼睛里满是认真劲儿。经过几天的努力,一个简易却温馨的“秘密基地”终于大功告成。里面铺上了厚厚的干草,四周用野花装点得格外漂亮,还有几个用石头垒成的“座位”。孩子们躲在里面,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或是静静地看着外面随风摇曳的稻穗,仿佛拥有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小世界,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烦恼与喧嚣。
随着秋天的深入,夜晚变得越发凉爽。每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洒在村落上空,邢成义他们总会偷偷溜出家门,带着自制的简易捕虫网和玻璃瓶,再次奔向田野。此时的田野,在月光的笼罩下,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神秘而静谧。萤火虫如同流动的星辰,在空中轻盈地飞舞着,散发着微弱却迷人的光芒。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这些“夜精灵”,手中的捕虫网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每捉到一只萤火虫,他们就小心翼翼地放进瓶子里,看着瓶子里渐渐亮起的“星光”,心中满是成就感。有时候,他们会躺在田边的草地上,把装着萤火虫的瓶子放在身旁,仰头望着浩瀚的星空,辨认着各种星座,听邢成义讲述着从老人口中听来的古老传说,什么牛郎织女鹊桥会,什么后羿射日,那些奇幻的故事在夜空中飘荡,伴随着轻柔的虫鸣声,让他们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直到村里传来几声犬吠,或是哪家大人呼唤孩子的声音,他们才揉揉惺忪的睡眼,拿起瓶子,恋恋不舍地回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