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被扬名了
花开两处,各表一枝。话说谢鲲谢安叔侄经过半个月的辛苦跋涉,过淮水,渡大江,终于赶到建康,也就是金陵了。待把谢安母亲的骨灰安置好之后,谢鲲就再也憋不住广撒英雄帖,哦,不对,应该是广撒请柬,邀请江南的各个门阀世家,王公贵族和名师大儒前来参加他挑头举办的诗词品鉴大会。谢氏当家家主,谢安的生父,东晋朝廷的太常卿—谢裒,正生病在床,不太愿意折腾。
但是谢鲲却说:“这是替谢家扬名,让那王家也看看咱们谢家也是有大才的,还有也是为大哥你冲冲喜,能让你的病早点好起来。”
谢家的二代子弟,谢安的两个哥哥谢万谢据,还有谢安的弟弟谢石等,还有一些三代的小屁孩都是喜欢热闹之人。一听二叔要举办规模空前的文会,都嚷嚷着举双手赞成。谢裒一看都同意,他也就点头同意了。谢家又财雄势大,底蕴深厚,又不缺那点钱,再说这是为了谢家扬名,何乐而不为呢?
谢裒又问道:“二弟,你到底得到什么样的奇文诗词,让你这么兴奋,拿出来让大哥也欣赏一下。”
谢鲲有些得意的说道:“哎,大哥等到时你自会知道何必急这一时,说不定,你倒时一看到这些千古名句,你的病就好了。”
谢裒叹息道:“为兄的身体为兄自己最清楚,恐怕治不好了”
顿时,屋内一阵寂静。
谢鲲叹口气道:“唉,都怪弟弟没用,没能找到那仙师抱扑子道长,两年前,仙师能把弟弟从阎王殿拉回来,必定也能治好大哥的病。”
谢裒咳嗽几下道:“二弟勿要自责,你与安石,还有姜儿来回两千多里路都没打听到仙师消息,定是大哥与他无缘,这都是命啊。”
屋内又是一片寂静,空气中充满了悲伤之情。
谢安说道:“父亲请勿担忧,孩儿在来年春天再去北方寻找,虽然我和二叔没有找到仙师,但也打听到有消息说仙师就在北方,如今天寒地冻,大雪封路,仙师也不太可能去往别处。待雪一化,儿子就起程。”
谢安的几个兄弟也纷纷表示要一起去寻找仙师。谢裒看着这些儿子,满意的道:“为父没有白疼你们,都是我谢家的孝顺儿郎。对了二弟,安石,你们把我那宝贝孙女放在下相真的没关系吗?”
谢鲲摆摆手,说道:“没事的,大哥,都和你说了十几遍了,待办完诗词大会,弟弟就派人把你那宝贝孙女接回来。再说,那也是我谢家女,姜儿的远房姑姑,早年又受我大嫂的恩惠,定会把姜儿照顾得好好的,说不定,姜儿正乐不思家呢。”
谢裒对于谢鲲态度不是不满意,怒睁双眼道:“不是你孙女,你当然会这么说。那姜儿最是乖巧可人,要不是她在你们走时藏在马车里,说啥我也舍不得让她去吃那么多苦”。谢裒说着说着眼中竟含有泪光。
谢鲲哼道:“看你是病人,我才不和你一般见识。那姜儿在你面前乖巧可人,在外面简直就是个小魔头,要不是她死缠烂打的以死相逼,我早就派人把她送回来了。”
“哼,污蔑,绝对是对我的姜儿宝贝的污蔑,你就是嫉妒大哥我有个宝贝孙女才这么说的,我才不会上你的当。”
谢鲲立即被气得站了起来伸出右手指着躺在榻上的谢裒说道:“不和你这个病人一般见识,我去写请柬去,哼。”
谢裒顿时得意道:“看看,说不过我就要走,你们说姜儿是不是乖巧可人,聪明伶俐。”
屋子里谢裒的儿子儿媳们纷纷点头称是,谢鲲听到背后的话,差点没被门槛绊倒。谢家向来是谢裒老大,姜儿老二,谁敢说不是。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父亲说的姜儿好那就一定好。如果敢说个不是轻则一顿臭骂,重则棍棒相加。如果姜儿告谁的状,那一定是那个人错了。管你有理没理,都得赔礼道歉,否则惹得姜儿一哭,定是一番鸡飞狗跳。你还别辩驳,你越是辩解罚的越重。也就是谢安还聪明一点,早就认清了形势,极力讨好他的侄女,才没被谢裒责骂过。如此,谢家之中关于姜儿的只有好话,谢家私下里也逐渐形成了一条潜规则,凡是姜儿说的话都好,凡是姜儿做的事都对,凡是姜儿要的东西都给。
正是由于谢裒如此疼爱姜儿,姜儿才想出和叔公三叔不畏千里跋涉之苦去寻找仙师给疼爱她的爷爷治病。
谢裒叹了一口气:“唉,我的姜儿想死爷爷了,为了爷爷你受了太多苦了。”
谢家子弟眼前顿时有只乌鸦飞过。
谢裒看着一屋不说话的谢家子弟,起就不打一处来,每一个有姜儿贴心的,大声喊道:“都杵在这干什么,看我什么时候死啊?还不快去帮你们二叔弄那个劳什子诗会,赶紧办完,好接姜儿回家。”
一屋子人都纷纷起身行礼称是。
谢裒喊道:“还不快滚,看着你们就生气”,说完就拿起身边的枕头扔了出去,一屋子人瞬间消失无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