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科技”的智能CAD数据转换器在市场上初露锋芒,犹如一条鲶鱼,搅动了由国外巨头盘踞的平静水面。订单稳步增长,团队士气高涨。但林枫的程序员直觉却让他从看似美好的数据中嗅到了一丝异常。
他习惯性地为公司的运营数据搭建了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一天,系统发出警报:几个新注册的客户IP地址高度集中,且下载和试用模式呈现出非人类的规律性——像是脚本操作。紧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针对“新生科技”产品的负面评论,内容专业,直指几个技术细节,但经内部核实,均属无中生有或断章取义。
“水军,而且是懂技术的水军。”林枫立刻判断。这不再是曾家简单的资本打压,而是有预谋的、针对技术口碑的抹黑战。他不动声色,没有急于公关反驳,而是吩咐张浩按兵不动,自己则连夜编写了爬虫脚本,深入追踪这些负面评论的源头和传播路径。
代码的世界里,一切都有迹可循。几天后,林枫锁定了幕后黑手——一家名为“磐石科技”的新公司,其注册时间和核心团队背景与曾家毫无关联,但林枫通过分析其网络行为模式和关联域名信息,发现其与曾氏兴业控股的一家海外离岸公司存在隐蔽的数据通道。对手学聪明了,戴上了面具。
就在林枫准备对“磐石科技”进行反制时,一个更诡异的阻碍出现。公司核心算法团队的一名骨干工程师小王,近期状态明显下滑,工作时心神不宁。林枫起初以为是压力过大,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小王未锁屏的电脑上瞥见了一个异常熟悉的代码结构——那竟与他前世发明的、用于生成高度逼真虚拟形象的AI模型核心算法有七八分相似!
林枫心中警铃大作。他不动声色地加强了内部代码仓库的监控,并利用权限日志分析,发现小王近期频繁访问一个外部加密链接。林枫尝试破解,对方防护极其严密,绝非普通黑客所能为。他意识到,对手可能正在尝试用非常规手段挖角或窃密。
果然,不久后,小王找到林枫,神情挣扎地提出离职,理由含糊,只说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林枫没有强留,但在小王离职后,他立刻带领核心团队,对小王负责过的所有代码模块进行了地毯式审计。结果令人心惊:在一个不起眼的工具函数里,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后门,一旦触发,可将特定数据包发送到一个外部IP。这个后门的编写风格,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类的“完美感”,更像是AI辅助生成的。
林枫背后冒出冷汗。对手不仅雇用了技术水军,甚至可能动用了先进的AI手段进行渗透和攻击。这场商战,正在滑向一个未知的、更危险的维度。
事业上的波折,林枫尚能凭借技术和头脑应对。但情感上的挑战,却更考验他的心性。陈哲对苏晚晴的追求并未因上次的挫折而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高明”。他不再炫耀财富,而是投其所好,利用家族在建筑界的影响力,为苏晚晴介绍了几个颇具分量的设计项目,并在专业领域展现出相当的见解,俨然一位儒雅博学的绅士。
苏晚晴虽然心向林枫,但面对陈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攻势,以及父母持续施加的压力,内心不免有所波动。她有时会向林枫提起陈哲提供的“机会”,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试探。
林枫感受到了压力。他能写出最优雅的代码,却难以编写出完美的情话。他能破解复杂的网络攻击,却对女人心这道难题感到棘手。一次,苏晚晴因为一个设计创意与陈哲讨论至深夜(项目合作需要),林枫在办公室等到凌晨,看着监控屏幕上公司网络防御系统击退又一次渗透攻击的日志,再想到苏晚晴可能正与陈哲相谈甚欢,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躁涌上心头。
技术世界的逻辑和确定性与情感世界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他甚至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是否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监控苏晚晴的通讯?但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他掐灭了。他知道,那是一条不归路,会彻底玷污他对这份感情的珍视。
林枫决定破局。他不再被动应对,而是主动设局。他利用那个在小王代码中发现的后门,将计就计。他精心伪造了一份“新生科技”的“核心算法架构图”,图中巧妙嵌入了一种特殊的数字水印(一种基于像素点微调的技术,肉眼无法察觉,但特定算法可以读取),并将其放置在后门可能传输的数据路径上。
果然,几天后,监控显示那份假图纸被触发了传输。林枫立刻追踪接收方IP,最终定位到本市一家高级会员制咖啡馆的公共Wi-Fi。同时,他通过苏晚晴闺蜜得知,陈哲当晚恰好在那个咖啡馆与人会面。
一切豁然开朗。陈哲与“磐石科技”乃至背后的曾家勾结,一方面用商业手段打压,另一方面利用AI和人性弱点(如用虚拟形象诱惑小王)进行技术窃密,同时还对苏晚晴发动情感攻势,多管齐下,意图彻底击垮林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