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兰看着刘招娣的眼神,就有种不好的预感,村子里面的所有人都知道两个人不对付,只要是在一起,总是要争论几句。
“哎呀,桂兰,你来了呀,最近感觉你家挺忙的呀。”
刘招娣尖细刺耳的声音,刘桂兰在听到刘招娣叫她名字的时候,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她有时候就想不通,她们两个都各自结婚多少年了,刘招娣怎么就一直为了那有的没的的事情一直纠缠不休。
要是刘桂兰生活在现代,估计搞不好都要以为刘招娣这是对她有意思来着。
“刘招娣,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你这样搞得我心里毛毛的,手臂都要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还有你怎么老是关注我家里那点事。”
刘桂兰边说边搓着手臂,眼神里面满是警惕的神色。
“哎哟,没有老是,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两个还很是一个村子的,互相关心一下是应该的,你不要对我那么大恶意呀。”
刘招娣的语气还带上了委屈,听得在场的人一愣一愣的,有些人开始想着刘招娣这是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周围的人全部都停下了交谈,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听刘招娣接下的话。
刘桂兰看着刘招娣这个样子,心里面更是瘆得慌,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
要是唐婉在这里,肯定会给刘桂兰一个新鲜词汇描述,那就是绿茶,说话都茶里茶气的。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要是没事我就带我家小宝玩去了。”刘桂兰强迫自己淡定下来,然后平静地开口道。
“别呀,我就是听说振华媳妇种西瓜的事情,你和你家那口子怎么都不管管,这个季节可不是种西瓜的时候,别浪费地。”
刘招娣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群就小声地议论起来。
“振华媳妇还会种地啊?”
“不知道呀,不会是刘招娣乱说的吧!”
“就是呀,振华媳妇嫁过来四年,就没有看到她下过地,更何况是种地。”
“我也觉得,要是真的种了,就现在种下去,估计也没什收成,赵富贵他们两口子不管吗?”
……
原本安静的场面,顿时变得比菜市场还要嘈杂,刘招娣很满意这样的效果,她脸上都是得意的笑容。
刘桂兰看着这样的刘招娣,真的很想一巴掌呼到她的脸上,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被刘招娣这样的人特殊关照。
“什么听说,我看你就是跟踪去西瓜里面看过了吧,我看婉婉可以在书上学习到,现在种植西瓜没有问题,婉婉还说,要是今年可以大丰收的话,到时带着村里人一起种,到时大家也可以多一分收入。”
刘桂兰很是冷静地解释着,她心里面也很忐忑,但是想着唐婉这段时间的变化,她又不由得信服着。
在她的内心深处,她觉得只要是唐婉想要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可以的。
“哎呀,我就说振华媳妇这样的文化人,肯定不简单。”一个妇人说道。
“嗯嗯嗯,对,和振华很配,都知道为人民服务,真是不得了。”
“富贵家的,你真是太幸运了,有这么好的儿媳妇,太羡慕你了。”
“第一次见到振华媳妇的时候,就知道她不是一般人,现在看来我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切,你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你以前还说振华媳妇是败家娘们,现在又说人家好,真是不要脸。”
……
大家都迫不及待和刘桂兰说着唐婉的好话,心里面害怕唐婉记仇,到时不带他们一起搞种植赚钱。
“哈哈哈,笑死人,八字还没一撇呢,振华媳妇这是要做投机倒把的事情吗?”刘招娣在一旁泼大家冷水,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那个特殊的时代刚结束不久,大家心里面对之前那样的岁月记忆犹新,内心深处尤为害怕。
“没事就要多读书,我们小宝才三月,就开始跟着我家婉婉读书了,我家婉婉说了,国家现在已经开始鼓励大家做生意,大家平时去镇上或者县城,是不是能看到很多小摊贩?”
刘桂兰庆幸之前听到唐婉说种西瓜卖的时候多问了一嘴,要不然今天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招娣的这个问题。
“确实,镇上现在有很多小摊子卖各种东西,和之前那几年不一样了。”
“我也看到了,原来是有国家政策呀,富贵家的,要是振华媳妇成功了,可要带我家一起哈。”
“嗯嗯,我家也带带,富贵家的,你刚刚说的是真的吗?你家小宝这么小就开始读书啦?”
马大花有些难以置信,像他们这样的农村人,送孩子上学都是要等到孩子八九岁的样子。
而且一般能够上学的是男孩子,至于女孩子有条件的家庭就让上个小学,至于初中那是不用想了。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观念就是女孩子终究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在娘家有限的时间里面,要努力无私奉献自己。
“对呀,我家婉婉说,只有多读书才能明事理,以后还能有机会找一个好的工作,从农村走出去当工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