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封信时,我的实验室里正传来 “嗡嗡” 的声响 —— 那是新研发的 “维度能量转换器” 在运行。这个设备能将一种维度的能量转化为其他维度可使用的能量,比如将星核维度的星核能量转化为灵韵维度需要的灵韵能量,解决了长期以来各维度能量不兼容的问题。而这个设备的核心部件,是用妹妹当年留下的水晶核心碎片改造的 —— 我想,她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很开心。
十五年来,我和科研团队一直在致力于 “维度科技融合” 的研究。从最初的 “时空监测仪”,到后来的 “能量净化装置”,再到现在的 “维度能量转换器”,每一个设备的研发,都离不开各维度居民的帮助。比如,在研发 “能量净化装置” 时,混沌维度的工匠帮我们打造了耐高温的设备外壳;在研发 “维度能量转换器” 时,时序维度的居民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时间校准技术。这些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 “科技无维度界限” 的道理。
上个月,我去了一趟星翼维度。那里的居民长着翅膀,能在星空中自由飞翔,他们的科技以 “星空导航” 为核心,研发出了能精准定位各维度坐标的 “星空罗盘”。我和他们的科研团队合作,将 “星空罗盘” 与我们的 “时空监测仪” 结合,研发出了 “多维星空导航系统”—— 这个系统能实时显示各维度的位置和时空状态,还能为星际旅行的飞船提供精准的导航服务。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在二十多个维度投入使用,成为了各维度居民星际旅行的 “安全保障”。
在星翼维度时,我还遇到了一个叫 “小羽” 的女孩。她是星翼维度科研团队的成员,名字和我妹妹一样,对地球的科技充满了好奇。我给她讲了妹妹的故事,给她看了妹妹留下的水晶核心碎片,她听后很感动,说要像妹妹一样,用科技帮助更多的人。离开时,她送给我一个用星翼维度的 “星光石” 打造的吊坠,上面刻着 “科技共生” 四个字 —— 这个吊坠,我现在每天都戴着,像是妹妹和小羽在陪着我一起研发新设备。
这些年,我还在各维度建立了 “科技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教授科技知识,还鼓励各维度的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研发。去年,来自地球、灵韵维度、星核维度的三名学生组成的团队,研发出了 “维度植物培育箱”—— 这个设备能模拟不同维度的环境,让一种植物在多个维度生长。比如,能让地球的小麦在灵韵维度生长,解决了灵韵维度粮食短缺的问题。这个成果,让我看到了 “年轻一代” 的力量,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馆长先生,我写这封信,是想将我和科研团队十五年来研发的 “维度科技融合” 相关资料捐赠给星际档案馆。这些资料包括设备设计图、实验数据、各维度科技交流记录等,希望能为未来的维度科技研究提供参考。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融合,各维度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宇宙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最后,附上一张 “维度能量转换器” 的设计图和一张我与小羽的合影。设计图上标注了妹妹水晶核心碎片的位置,合影的背景是星翼维度的星空 —— 这两张东西,承载了我十五年来的科研梦想,也承载了我对妹妹的思念。
此致
敬礼!
林羽
星历 754 年冬
【附录:维度档案资料卡?星翼维度篇】
维度编号:D-028
核心文明:星翼文明
特色资源:星光石(能储存和释放星光能量)、星空罗盘(精准定位各维度坐标)
共生成果:
与十二源基地合作,研发 “多维星空导航系统”,为星际旅行提供精准导航。
向各维度提供星光石,用于制造能量设备和装饰用品。
开设 “星空导航培训班”,为各维度培养星空导航人才。
居民寄语:“感谢林羽博士和十二源基地的科研团队,让我们的星空导航技术能帮助更多维度的居民。在未来,我们会继续与各维度合作,探索更广阔的宇宙,实现‘科技共生’的目标。”—— 星翼维度科研团队负责人 翎
【第三封书信:致星际档案馆馆长 —— 苏瑶】
寄信人:苏瑶(十二源基地医疗部主任)
寄信日期:星历 754 年(终焉之战后第十五年)
收信地址:星际档案馆 - 生命文明分馆
尊敬的馆长先生:
展信安。
此刻,我的手边放着一盆刚长出嫩芽的意识草 —— 这是 “老灵” 的第五代后代,我给它取名叫 “新绿”。十五年来,意识草从最初的一盆,变成了如今遍布五十多个维度的 “守护草”,每一盆意识草,都承载着一段关于 “治愈” 与 “共生” 的故事。
终焉之战后,我带着意识草走遍了各个维度,推广 “生命能量疗法”。最初,很多维度的居民对这种疗法充满了怀疑,担心生命能量会伤害他们的身体。但随着一个个患者被治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疗法,甚至主动学习生命能量的使用方法。现在,各维度都有了自己的 “生命能量医疗站”,医疗站的医生大多是当地居民,他们用学到的技术,帮助自己维度的人治疗伤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