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城。神威司司首萧铁冷看着投射在桌面上的虚拟沙盘,眉头紧锁。冰海的御国军、镰仓军、幕府军呈品字形,驻扎在距离山海城六十公里外的平原地带,正好在重型火炮的打击射程之外。北境的军队则将十六个合成旅分散开,错落有致的驻扎在各个山林之间。此外还有六支驻守幽州城,用作预备队。己方现在的军力,暂时可以凭借大蟒山一线的地利优势和山海城的高墙防御体系正面抵挡冰海北境两方的军队,但如果对方抽调部队绕过山海城南下,那么仅靠现在已露反意的边军是绝对不可能抵挡得住的,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对方就可能兵临黑殇城下,或者直插自己身后,切断己方的补给线,将己方这十多万人合围在这里,围而歼之。
无论是黑殇城还是北境冰海方面,许多普通民众都不知道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三方势力的头上。即便有一些消息灵通之辈对此有些耳闻,却也因为不了解这个时代的战争方式,而根本想象不到即将到来的大战会是如何惨烈。大劫之后,无论是民生还是军工,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支师级单位,且是整编制的军队,其弹药储备量不如繁荣纪元时代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独立团的弹药储备量。除了少数精锐部队,或者高层的亲卫外,一个士兵手中的子弹不会多于三十发。炮弹数量更不必说,至于说高科技武器,人类失去了九成九的卫星,失去了对天空的控制,失去大部分的能源矿产,那些东西都已经成仓库里存储的观赏品。所以战争打到最后,就会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状态,零星的枪声,偶尔飞落的炮弹,更多的是金铁相交的声音。姜慕焱曾说过,这个时代的战争,就是一群拿着现代化武器的士兵,却打着类似中世纪的仗。没错,当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你看到的就不是高科技武器的精准攻击,不是双方火力的对轰,更不是钢铁洪流的互相对推,而是战马嘶鸣,短兵相接。所以,姜慕焱当年训练北府兵之时,会把短兵相接作战的训练作为重中之重,甚至组建了弓弩兵部队,原因就在于此。
然而,决定战争走向不仅仅是人,还有天时和地利。这个时代没有空投,没有快速反应,就连机动化部队的推进,双方长官都要考虑电池或者油料是否够用,会不会变成扔到半路上的废铁,那么谁占据了有利地形,依托地形防守或者进攻便在无形中占据了战场上的巨大优势。除此之外,战争打到最后,打的就是后勤。蓝星遭到几乎毁灭性打击后,大量的土地无法种植,无数的绿洲变作荒漠,无数曾经可以食用的动物变成了变异生物,它们不再是人类的口粮,而人类则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口粮。粮食产量的急剧下降,外部环境的恶劣,使得各个势力粮食的储备量,基本只能保持在一个勉强足够配给的基数。如果发动一场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那么一个万人部队,一个月就能消耗掉一座高墙城市一年的能源、弹药甚至粮食的储备。到那时,后方饿死的人要比战场上战死的人还要多,更何况现在还是冬季,而主动发动战争的是粮食产量更低的北境与冰海。当然,仓促迎战的黑殇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萧铁冷到这里来只是个监军,并不会直接发布与作战有关系的命令,所有的军事命令都由总参谋部制定。而他来这里的目的除了代表黑殇城作为监军辖制各级官员,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要时刻盯着边军。他不只是个扶摇境的修行者,更是曾随姜慕焱南征北战沙场老将,攘外需先安内的道理他懂。虽然神威司的情报系统不如其他三司那般遍地开花,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陈奉义见过谁,下达过什么密令,黑殇城渗透进什么势力,他都清楚,只是职能所限,他不可能把这些都摆在台面上,甚至有些时候还要装聋作哑,虚与委蛇。
此次北上,神威司大部分干员都随他来到了山海城。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明白。胜,他神威司功不可没,败,主管军事的神威司难辞其咎。所以黑殇城那边,就交给平策司吧。至于监天司,他无法定义对方究竟是战友还是敌人。而水镜司,那是一个让黑殇城高层都捉摸不透的部门,他们几乎不与其他各司接触,犹如影子般游走在这个世界之上,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想做什么,除了城主,恐怕便只有那位神秘的大司首才知道了。
“萧司首!”前线总指挥官,陆军上将杨如晦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说道,“我与总参谋部的意见是,率先攻击。”
“哦?胜算几何?”萧铁冷问道。
“如果今天趁夜色出击,首战胜率可达八成。”杨如晦略一思索,说道,“我们可以在冰海的正面打开一个豁口,占据扩大太行山脉的大蟒山防线,以此为据点,构筑多层防线,层层防御,伺机反击。”
“杨将军的意思是扼守大蟒山,迫使对方若想进攻山海城,必须绕路太行余脉,分散对方的兵力的同时,也拉长对方的补给线,以便逐个击破?”萧铁冷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