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风车的塔身,陈浩还靠在钢架上没动弹。他盯着终端屏幕上那行“系统已并网,供电正常”的绿字看了足足十秒,然后一屁股滑坐在地,满是油污的手套甩出去老远,砸在铁皮工具箱上发出闷响。
“总算……活了。”他喘着粗气,胳膊搭在膝盖上,脑袋低垂,“我感觉我这俩礼拜干的活,够评个年度劳模。”
娜娜站在控制舱外侧,手指轻点空中投影,数据流一串串刷新。“当前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的91.3%,储能池充电速率提升187%。相较昨日断电状态,基地七项核心模块均已恢复运行。”
“你报数跟念遗嘱似的。”陈浩抬手遮了下刺眼的光线,眯眼看过去,“就不能说点人话?比如——咱们成功了?”
“系统尚处观察期,未达稳定性确认阈值。”
“哎哟,你还真是半点情面不留。”他撑着腿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那你说,现在算什么?阶段性胜利总可以吧?”
娜娜没答,只是把画面切到主控室的能耗对比图。左边是昨夜修复前的曲线,歪歪扭扭像心电图停跳前的最后一抖;右边则是此刻的实时负载,平直上升,稳得像个退休干部的心态。
陈浩盯着看了会儿,忽然咧嘴一笑:“嘿,还真不一样。”
他转身几步冲进控制舱,啪地按下照明总闸。走廊尽头那排灯管原本只能亮一半,现在齐刷刷全亮了,白光一直洒到最里面的物资库门口。
“瞧见没!”他指着天花板,“以前这灯闪得像迪厅蹦迪,现在连蚊子飞过去都照得清脚毛。”
他又顺手启动冷藏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嗡地一声平稳运转起来,不像之前那样咳两下就罢工。
“生态循环泵也起来了!”他回头喊,“水处理模块转速达标!空气湿度开始回调!这哪是发电啊,这是给基地做人工呼吸救活了!”
娜娜依旧站原地,目光扫过各项参数。“效率提升属实,但连续运行需超过72小时方可判定为可靠。目前仅过去三十七分钟。”
“你就不能让我高兴一会儿?”陈浩翻了个白眼,“我都两天没躺平过了,梦里都在拧螺丝。”
“梦境不影响系统巡检周期。”她说,“建议立即执行首轮四小时例行检查。”
“等等。”他突然顿住,像是想起什么,“咱这风车修好了,电也通了,是不是意味着——我能用微波炉热饭了?”
“理论上可行。”
“别‘理论上’!”他一巴掌拍在控制台上,“上次你说理论上能用洗衣机,结果洗到一半跳闸,我的袜子一只黑一只白,到现在都没找全!”
“本次供电冗余度充足。”她调出电源分配图,“允许单次峰值负载不超过三千瓦。微波炉额定功率一千二百瓦,在安全区间内。”
陈浩当场从兜里掏出一包冻干米饭,动作熟练得像准备已久。“那你看着点系统,我去试试命硬不硬。”
五分钟后,加热完成的“叮”声在寂静的控制舱里格外清脆。
他捧着冒热气的饭盒出来,脸上写满了神圣感。“兄弟们,”他对着空气举盒,“今天是个好日子。”
娜娜扫了一眼他的饭盒:“食物温度达到七十摄氏度以上,杀菌充分。但请注意,包装仍在燃烧风险范围内。”
“你管这么多?”他咬了一口,烫得直吸气,“香!真香!比能量棒强一百倍!知道什么叫文明社会吗?就是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她没接话,只将巡检路线投在地面:从基座开始,沿塔身螺旋而上,覆盖六组拉索、三节主梁接头、发电机舱与整流模块。
“第一轮检查,现在开始。”她说。
陈浩咽下一口饭,苦着脸:“就不能等我吃完?”
“系统震荡窗口期越早排查越好。”
“你这是拿我当值班狗使唤。”他嘀咕着放下饭盒,抓起检测仪,“行吧行吧,谁让我是唯一会爬高还不怕摔的生物呢。”
他慢吞吞往风车底下走,一边系安全带一边抱怨:“你说这玩意儿要是有灵性,知道自己被修了三回,还会不会愿意转?”
“风力驱动不依赖主观意愿。”
“可它要是记仇呢?毕竟我们拆它焊点跟拆乐高似的。”
“金属不会记仇。”她说,“但人类容易忘事。”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扎心。”
他们顺着检修梯往上爬。陈浩动作迟缓,每踩一步钢格板都发出哐当声,像是整个塔都在提醒他体重超标。
中途休息时,他扶着栏杆喘气:“我说,刚才监控屏上那个小红点一闪而过,是啥?”
娜娜看了一眼数据流:“滤波电路存在微幅电压波动,振幅0.4伏,未超限。”
“那为啥要标红?”
“提示潜在老化风险。”
“才重启多久就老化?”他皱眉,“这设备心态也太脆了吧。”
“所有电子系统都会随运行时间累积损耗。”她说,“就像你连续熬夜后反应迟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