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蹲在肥堆边上,手指刚碰上那条蚂蚁搬运的细线,头顶的云层忽然压了下来。风没打招呼就刮起来了,卷着地上的草屑打人小腿。他抬头看了眼天,乌云像锅盖一样扣下来,连缝隙都没有。
“要下大的。”他说着往后退了一步。
娜娜站在两米外,镜头扫过地面那群蚂蚁,声音比平时快了半拍:“地下热源信号增强,不是普通蚁群迁徙。”
“啥意思?”
“虫卵孵化倒计时,三分钟内爆发。”
话音刚落,第一滴雨砸在陈浩鼻尖上。紧接着,整片天像是被人掀翻了水缸,雨水噼里啪啦砸下来,眨眼工夫就把地皮打得冒烟。
他顾不上擦脸,伸手去摸裤兜里的记录本,刚掏出来就被淋透了。纸张一吸水,字迹立刻晕开,变成一片灰糊。
“完了,我的数据!”他骂了一句,把本子塞回口袋。
娜娜已经转身往工具架跑,机械臂展开的同时,背部舱门弹出一根金属杆,咔的一声撑开伞面——那是她拆下来的工棚遮阳板改装的临时防雨罩。
“B区优先防护。”她说,“作物刚恢复,不能泡水。”
陈浩抹了把脸,抓起靠在田埂上的铁锹:“那还等啥,挖沟!”
他冲进雨里,脚底一滑差点摔趴下。泥水顺着鞋帮灌进去,凉得他打了个哆嗦。但他没停,照着娜娜昨天标好的白石灰线,一锹一锹往下刨。
土很快变得黏稠,每挖一下都像从胶水里拔萝卜。雨水顺着锹柄流进袖口,胳膊冰得发麻。
“这土吸饱了水,再不排水,根全得烂!”他喘着气喊。
娜娜在他身后架起四盏灯。那些原本用来照明的维修灯,此刻被她改成了紫外线光源,一圈圈蓝光扫过田垄。几秒钟后,地表开始震动。
“出来了。”她说。
只见泥土一块块拱起,裂开细缝。指甲盖大小的青壳甲虫钻出来,密密麻麻爬满黄瓜茎秆,嘴巴一张一合,叶子瞬间出现蜂窝状的破洞。
“我去!”陈浩瞪大眼,“这是啃叶子还是吃命?”
“食量估算:每只每日消耗自身体重三倍植物组织。”娜娜调出投影,“若不控制,四十八小时内可清空主耕区。”
“那还不赶紧灭?”
“正在执行。”她按下开关,紫外线灯频率突变,嗡的一声低鸣扩散出去。
甲虫动作一顿,部分开始原地转圈,有的直接掉在地上抽搐。但更多仍往上爬,仿佛根本不怕光。
“驱赶无效?”陈浩回头问。
“部分个体产生趋避延迟,说明已有适应性变异。”
“那就是进化了呗?”
“准确说,是环境压力下的快速筛选。”
“谁跟你抠字眼!”他甩了下头,雨水飞出去一大片,“先保苗!我这边沟快通了!”
他继续挖,肩膀酸得抬不起来,手心磨出了血泡。可他不敢停,眼瞅着上游的水已经开始漫过田埂,像小河一样往低处淌。
“再深二十公分,就能引走大部分水流!”他咬牙喊。
娜娜突然出声:“注意右侧!土壤结构失稳!”
陈浩刚反应过来,脚边的沟壁轰地塌了半边。泥水混着碎土冲下来,把他整个人掀翻在地。他想撑起来,结果手下一滑,整个人顺着泥流往下滚。
铁锹脱手飞出去,砸在远处的木桩上。
“哎——!”他喊了一声,本能伸手抓东西,只捞到一把湿草,连根带泥全扯断了。
眼看就要被冲进下游积水坑,一道银光从雨幕中射来。娜娜冲到沟边,背部舱门完全打开,一条合金触手高速弹出,缠住他手腕猛地一拽。
陈浩像条鱼似的被甩上岸,摔在硬地上,咳出一口泥水。
“你……你这玩意儿藏哪儿的?”他趴在地上喘气,看着那条收回去的机械臂,“早拿出来啊!”
“非致命危机,优先节能模式。”她说,“现在可以切换至高强度作业。”
“行行行,你说啥都对。”他挣扎着坐起来,浑身湿透,衣服贴在身上像裹尸布。右臂蹭破了一块皮,火辣辣地疼。
但他还是指着上游:“那边再挖深点,接上老渠口,八成水都能引走!”
娜娜扫描地形,重新规划路线:“新增排水道长度十二米,坡度三点七度,需清除障碍物三处。”
“你算得真细。”他苦笑,“但我现在连站都站不稳。”
“补充热量与电解质。”娜娜从侧舱取出一个保温袋,递给他一块加热过的能量饼,“进食后可恢复基础体能。”
陈浩接过饼,咬了一口。温热的食物滑进胃里,身子总算不抖了。
他一边吃一边看田里。紫外线灯还在闪,地上堆了不少死虫,但活着的依然不少。叶片被啃得千疮百孔,油菜花倒了一片。
“咱辛辛苦苦堆的肥,刚见效就被毁一半。”他嘟囔,“这日子过得,比外卖差评还糟。”
“损失可控。”娜娜说,“当前作物叶片受损率百分之三十二,根系完整率高于百分之九十。明日若放晴,补施稀释肥液即可恢复生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