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事儿都处理好了?”萧律言问。
萧律桂嗤笑:“嗯,账都算好了,大伯如意算盘落空,那张老脸上的表情啊,你是没看到,精彩绝伦!
唉——
言啊,我爷没了,跟大伯家估计就这样了,再也不像一家人了。”
萧律言拍拍他的肩膀道:“你们以前之所以像一家人,是你爸妈隐忍,为了让老人安心,而营造出来的假象。
就像太爷太奶在世的时候,我们几家人一起聚餐一样,是维护家人团结的面子工程,可开心的有几个?那会儿我们太小,你可能想不起来。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家和大伯家最近一块过年,家里人开心吗?”
不开心!萧律桂心底立马有了答案!
大家一起过年,年货是他爸妈准备的,饭菜是他大嫂和他妈妈准备的,因为大伯娘和堂嫂说厨艺不好,不敢煮大锅菜。
他们家出钱买东西,再出力煮好,可吃饭的时候,他爷爷给大伯给堂哥甚至给堂侄夹菜,说他们在外赚钱辛苦了……
爷爷只字未提他家人的不易,甚至慈爱的抱着堂哥家的孩子喂饭。
晚上,他妈跟他爸就吵架!
大伯娘跟大家聊天,总说在城里吃了什么什么好吃的,可是大家一起过节,他们从来不买吃的东西回来。
他家里养鸡就吃鸡,养鸭就杀鸭,摆上桌什么就吃什么。
吃完饭,全家人拍拍屁股走人。收拾桌椅和搞卫生的他妈妈和嫂子,洗碗的是他和哥哥……
这种年节过得一点滋味都没有!
以致后来大伯家不回来过年了,他们反而舒服一点,爷爷念叨就念叨,反正习惯他老人家偏心了,他说什么左耳进右耳出。
他们一家人想吃什么买什么,开开心心,有说有笑。再也不用顾及大伯和大伯娘的脸色。
萧律言看着他沉思良久,笑说:“就拿今天来说,我们家和振兴伯,振程叔家,从血源上已经不算亲了。
可是他们在我家,有粥喝粥,有肉吃肉。今天的菜,如果换成招待大伯,明天整个村都知道,我家不待见亲人!拿馒头粉条做数,摆上桌打发叫花子!
再说到我们一起吃饭,大家都不是想占便宜的人。他们家里有咸菜就带咸菜来,有牛肉就带牛肉来。
像今天这个炒粉,就是振程叔知道我们爱吃米粉,他找朋友买回来送我们的。
我们聚一起,青菜萝卜也好,大鱼大肉也好,我们吃得高兴!”
萧律言喝口水,接着说:“说句不好听的,我家和他们几家一起吃饭的次数,比和你家、大伯家一起的次数还多。
我们祖辈的恩怨,我想你多多少少也清楚的。我爷爷奶奶名下就我爸一个独子,血缘最亲的应该是四叔大伯,可惜,他们往来不多。
我爸与付叔叔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三观一致,亲如兄弟。
在村里与振兴伯,振程叔他们相处也很好。
再说到你和我,我们虽是同龄人,是堂兄弟,但是如果我们性情不合,我与你,也会与其他堂哥一样,就只是堂兄弟而已。”
萧律桂瞪大眼睛看着萧律言。
后者噗嗤一笑:“我就是这么看待亲情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相处出深厚的亲情。
而有血缘关系的人,却不一定有亲情。像我们祖辈!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可是他们并不亲。”
萧律桂道:“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你的读者会猜测,你可能是三四十岁,怀才不遇受社会锤炼的中年人了。”
“言宝,你说,我与我哥,以后会不会像我爸和大伯一样,亲兄弟,越过越像陌生人。”萧律桂有些沮丧的问道。
萧律言顿了一下,道:“四叔四婶对你们没有偏薄,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消除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
萧律桂点头,他父母确实与他爷爷奶奶不一样:“嗯,我妈说,过了年就不出去了,开春我们就种果苗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家不成家。
我哥孩子大了,上了幼儿园,嫂子可以自己接送。
她去N市帮不上什么忙,干脆待在家里,种点地,种点菜,养些鸡鸭,够家里吃就成了。”
萧律言笑:“四婶是觉得,家里没个老人张罗,你不好找老婆吧!”
在父母的心里,孩子没结婚前,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责任未了。只有孩子们都结婚了,他们才能安心养老。
嘿嘿嘿,萧律桂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居然这样就不好意思了,萧律言逗他:“你现在都大学毕业了,也该考虑人生大事了,有合适的就谈呗。
四婶想留在家里,可以好好跟哥嫂沟通。一家人有商有量的,日子才长久。四婶在家除了种点地,还可以开个小卖部。
村里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小卖部,但是咱村大呀,日常没什么生意,可逢年过节卖鞭炮饮料等等,这些收益可不少,一年到头生活费都赚到了。”
萧律桂拍大腿:“哎哟,我倒没想到这个呢!我哥开便利店的,货源不用担心,准备货架,在院里搭个单间就能开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