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让人走,别撕破脸,给点 “甜头” 更管用
要是有人在你这儿没了用处,最傻的就是脸红脖子粗地跟他吵,把关系闹僵;最高明的法子,是给点他没法拒绝的 “诱惑”,他自然会主动离开。要是他还没走,那只能说明你给的 “甜头” 还不够多。
村里的老周以前开了家小加工厂,有个工人干活越来越懒,还爱挑事,老周没直接开除他,而是跟他说 “邻村有家厂缺个管事儿的,薪水比这儿高一半,我帮你搭个线”。那工人一听,第二天就收拾东西走了,临走还跟老周说 “谢谢哥”。可有些年轻人就看不清这点,觉得自己有点本事了,就敢跟老板叫板,想着 “离了这儿我照样活”,结果走了之后才发现,新地方还不如原来,后悔都来不及。
2. 想管好人,先攥住他们的 “盼头”
要想让别人跟着你干,就得先让他们相信 “跟着你能实现自己的梦”。不管是对下面的人,还是对上面的人,你得让他们觉得 “你能帮他们成事儿”,这样你才能成为核心。而且你自己得先信,意志得坚定,不然连自己都动摇,别人更不会跟着你。
镇上的张老板开了家家具厂,一开始没人愿意跟着他干,他就跟工人说 “咱们好好干,等厂子规模大了,你们都能当组长,拿分红”。他自己天天泡在厂里,跟工人一起干活,工人看他实在、有劲头,也慢慢信了他的话。后来厂子真的做大了,不少工人都成了骨干,拿上了分红。张老板说:“你得让别人看到盼头,他们才愿意跟你一起使劲。”
3. 别把底儿露光,藏点 “神秘” 才显本事
老辈人常说 “江湖上的窍门,说破了就不值钱”。一个人能藏住多少秘密,在别人眼里就有多少本事。你要是说话不经脑子,想到啥就说啥,或者做事没底气,走路都低着头,这些都会一点点毁掉你在别人心里的形象。让别人看不透你,往往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
村里的老支书就是这样,不管遇到啥事儿,都不慌不忙,也不随便跟人说自己的想法。有人问他 “村里下一步要干啥”,他也只说 “再琢磨琢磨”,从不说满话。村里人都觉得老支书 “有本事、心里有谱”,有啥事儿都愿意跟他商量。可有些年轻人,总爱把自己的家底、想法全抖搂出来,结果被人拿捏住,吃了不少亏。
4. 送礼别送 “实在货”,送 “上心礼” 才金贵
送礼这事儿,宁愿送别人一千块的口红,也别送一千块的手机。为啥?口红看着 “不实用”,性价比低,可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觉得你花了心思 —— 知道她喜欢啥颜色,知道她爱打扮;可手机是 “实用品”,别人拿到手只会想 “这手机值一千块”,不会觉得你多上心。记住,送礼不在乎花多少钱,关键是要让对方觉得 “你懂他、重视他”。
村里的小芳给她婆婆送礼,知道婆婆爱看戏,就花几百块买了一套戏服,虽然不贵,可婆婆收到后特别开心,天天穿着去跟老姐妹们唱戏,还总跟人说 “这是我儿媳妇特意给我买的”。可要是小芳给婆婆买个几百块的电饭锅,婆婆可能只会说 “又买个这玩意儿,家里还有呢”。
5. 搞不清咋投资,盯着黄金市场准没错
要是你不知道啥时候该花钱投资,啥时候该攥紧钱包,就多看看黄金市场。金价涨的时候,说明大家都怕钱不值钱,想把钱换成黄金保值,这时候你也别乱投资,把钱攥在手里最稳妥;金价跌的时候,说明大家觉得经济好,愿意把钱拿出来干事,这时候你可以适当投资点小生意。但记住,黄金只能存着,别想着炒黄金赚钱 —— 这背后水太深,有大老板在操控,你别抱着侥幸心理,不然很容易赔本。
村里的老陈就总跟着黄金市场走,金价涨的时候,他就安安稳稳种地;金价跌的时候,他就买点农具,扩大种植规模,这些年没少赚钱。可有些村民,看着别人炒黄金赚钱,也跟着凑热闹,结果赔了不少钱,哭都没地方哭。
6. 别人问你话,别太老实,要攥住 “话匣子”
面对别人的询问,千万别太实在,人家问啥你就答啥,连工资多少、家里几口人都一五一十说出来。你要是想不被人打扰、保护自己,就得打破这种 “有问必答” 的习惯,在对话中争取主动权。
比如有人问你 “一个月赚多少钱啊”,你别直接说数字,就说 “够花,还能攒点”;有人问你 “家里的事咋处理的”,你就说 “还行,慢慢理顺了”,别跟人说太多细节。村里的小李就很懂这个,有人总爱问他家里的事,他都含糊着回答,别人也就不好再追问了,省了不少麻烦。
7. 会说话比会干事还重要,别让嘴 “得罪人”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你事儿做得不漂亮,别人可能还会原谅你;可你话说得不好听,很容易就把人得罪了。会说漂亮话不是谄媚、不是圆滑,是尊重别人,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你看身边的人,有的因为一句话跟人吵起来,结了仇;有的因为会说话,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有了好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