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朕的好孩儿!”
“不愧是朕的血脉,真是天赐麟儿!”
“他能生于大唐,实乃朕之幸事!”
想到此处,李世民对李沐的喜爱又添几分。
殿下,长孙无忌等人笑容满面,就连素来面色阴沉的魏征,此刻也舒展眉头,露出欣慰之色。
“陛下开创如此盛世,青史之上当为千古明君!”
“陛下年号贞观,此盛世当称‘贞观之治’!”
“此名必当流芳百世!”
贞观之治!
李世民听到这四字,只觉浑身舒畅,连笑容都恍惚了几分。
有了这煌煌美名,玄武门旧事的阴影终可淡去。
从今往后,世人再不会以“弑兄逼父”评说于他。
心底千斤重担,此刻终于卸下。
“贞观之治……千古圣君?”
“好!极好!”
“朕连骨头都轻了几分!”
他暗自念着,喜不自胜。
狂喜过后,李世民再度想起李沐的功绩。
“此子堪称大唐姜尚,朕之子房!”
“若朕为圣君,他便是辅佐朕的当世圣贤!”
“只要全力支持李沐,大唐未来必将更上一层!”
尽管群臣谀词如潮,他却未失清醒,深知何人功劳最大。
---
长孙无忌提议举国同庆,自然无人反对。
李世民欣然应允:“新年佳节,理当万民同欢!”
“传朕旨意:自除夕至上元,解除宵禁一月,允百姓畅游街市!”
“朕与长孙皇后将亲赴民间,与民同乐!”
群臣闻言,愈发欢欣鼓舞。
一场空前热闹的新春盛景,已然浮现于众人脑海。
待到上元之夜,必是灯彩辉煌,盛世风华尽显。
“臣等谢陛下恩典!”
“今岁新春,定当一扫旧年沉寂,铸就盛世华章!”
“大唐百姓,必将共享此太平繁盛!”
朝会在一片欢腾中落幕。
皇命解除夜禁,举国欢腾,圣上欲与万民同庆佳节的消息,如春风般席卷长安城。
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自隋文帝龙驭宾天,开皇盛世落幕以来,黎民众生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已历数十寒暑。
隋炀帝的 ,诸侯混战的烽烟,让天下苍生饱尝苦难。
如今在大唐治下,能安居乐业,温饱无忧,百姓们已是感恩戴德。
圣上要与民同乐,自然获得万众拥戴。
"皇恩浩荡!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实乃盛世之兆!"
"正巧为全家缝制了新衣,这个新年定能过得红红火火。"
"吾皇 !大唐永昌!"
市井坊间,处处可闻欢庆之声,人人对即将到来的佳节充满期待。
然而在这片欢腾之中,却有一群人面如死灰,如丧考妣。
那些世代簪缨的豪门望族,以荥阳郑氏为首的名门世家,此刻却如坐针毡,目眦欲裂。
他们怒不可遏,摔杯砸盏,鞭笞奴仆,以泄心头之恨。
其中最为暴跳如雷的,当属荥阳郑氏家主郑经承。
"砰!"
郑经承一脚踹翻身前的矮几,面色铁青,须发皆张。
他指节发白,咬牙切齿地挤出几个字:
"可恨!着实可恨!"
"那李家竖子究竟使了什么妖法,竟能将布匹成本压得这般低廉?"
"十文钱一匹布,卖了这么久不仅未见颓势,反而越产越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原本郑经承胸有成竹,等着看李沐自食苦果。
在他看来,布匹成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低于十文,李沐如此贱卖,定然是每卖一匹就亏一笔。
待到新唐纺织厂资金链断裂,他荥阳郑氏囤积的布料便可重新掌控市场。
届时李沐必将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
可谁曾想,李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这哪里是什么价格战,分明是将整个布料行业的根基都连根拔起。
如今市面上,唯有李家十文一匹的布料畅销无阻,其他世家的货物根本无人问津。
这分明是囤货居奇反被算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郑经承气喘如牛,恨不得生啖李沐之肉。
"竖子!恶贼!"
"此獠究竟什么来路?"
"莫非真如传言所说,是我世家命中的克星?"
"难道这次,我荥阳郑氏又要栽跟头?"
郑经承百思不得其解,事情为何会发展到这般田地。
明明是世家在算计李沐,为何结果反倒像是被对方将计就计?
如今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布匹,莫说降价贱卖,就是白送也无人问津。资金无法回笼不说,还要每日耗费巨资维持仓储。
这简直是致命一击。
郑经承在厅中来回踱步,暴怒过后,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此番几乎押上了全族身家,若是这些布匹变成废品......"
他不敢往下想,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前番红薯问世,粮食市场就已形同虚设。世家靠粮食买卖获利微薄,仅能维持比普通百姓稍好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