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把最后一桌客人的碗筷收进塑料箱,油腻的火锅底料在碗边凝结成橘红色的油脂。晚上十一点四十分,"红汤记"火锅店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她揉了揉酸痛的腰,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再有二十分钟就能下班了。
"兰姐,我先走了啊。"洗碗工小李摘下橡胶手套,甩了甩手上的水珠。
"嗯,路上小心。"张兰点点头,目送小李从后门离开。店里顿时只剩下她一个人,中央空调的嗡嗡声在空荡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按照惯例,张兰需要检查冷藏柜的食材存量,为明天的早市做准备。她推开厨房的弹簧门,不锈钢操作台在荧光灯下泛着冷光。冷藏柜位于厨房最里侧,是老板三个月前新换的大容量商用冰柜,据说花了两万多。
张兰拉开冷藏柜厚重的门,一股混合着肉腥与冰霜的冷气扑面而来。她打了个寒颤,开始清点里面的食材。牛百叶、黄喉、鸭血、肥牛卷......这些火锅常见食材整齐地码放在塑料盒中。她的目光停留在牛百叶上,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奇怪......"张兰小声嘀咕。她清楚地记得晚上七点左右,32号桌点了一份牛百叶,当时她亲自从冷藏柜取出来交给厨师的。可现在盒子里的牛百叶看起来满满当当,完全不像是被取用过的样子。
张兰摇摇头,心想可能是自己记错了。她继续清点其他食材,却在鸭血盒前再次停下。鸭血应该是暗红色的,可现在看起来却鲜艳得有些不自然,像是刚凝固不久的新鲜血块。更诡异的是,她明明记得今晚至少卖出了五份鸭血。
"小李!"她下意识喊了一声,随即想起小李已经下班了。厨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和那个发出低沉运转声的冷藏柜。
张兰关上柜门,决定明天早上再和老板反映这个情况。她快速完成了其他收尾工作,锁好店门离开了。夜风吹散了身上的火锅味,但她总觉得那股肉腥气还萦绕在鼻尖。
第二天早上,张兰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店,想趁没人的时候再检查一下冷藏柜。推开后门时,她发现老板老陈已经在了,正在前厅数钱。
"陈叔,早啊。"张兰打了声招呼。
老陈抬起头,黑眼圈很重,像是整晚没睡。"来了啊,去把冷藏柜里的食材准备一下,今天周末,客流量大。"
张兰点点头,径直走向厨房。冷藏柜门关得严严实实,她深吸一口气,拉开了柜门。
牛百叶、鸭血、黄喉......所有食材都保持着昨晚她离开时的状态,没有任何异常。张兰松了口气,心想可能是自己最近太累产生了错觉。她开始按照订单准备食材,把需要解冻的肉类提前取出。
一整天忙碌下来,张兰几乎忘了昨晚的怪事。直到晚上打烊前,她再次负责清点冷藏柜时,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不可能......"她盯着牛百叶盒子,手指微微发抖。晚上八点明明有客人点了两份牛百叶,可现在盒子里的量看起来丝毫未减。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那些牛百叶的色泽比早上更加鲜亮,纹理清晰得像是刚从牛身上取下来的新鲜器官。
张兰猛地关上柜门,后退两步撞到了操作台。不锈钢台面冰冷的触感透过单薄的制服传到她背上,让她打了个激灵。
"怎么了?"厨师老王探头进来。
"没、没什么。"张兰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就是有点累了。"
老王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转身离开了厨房。张兰再次看向冷藏柜,决定明天一定要和老板谈谈这件事。
第三天早上,张兰到店时发现冷藏柜门上贴了一张纸条:"食材已补充,勿动。——陈"
她疑惑地打开柜门,发现所有食材都换成了全新的,而且量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牛百叶、鸭血、毛肚......每一样都新鲜得不像话,仿佛刚从屠宰场送来。最奇怪的是,这些食材都没有外包装,直接盛放在塑料盒里。
"陈叔,这些是哪家供货商送的?"张兰在前台找到正在算账的老陈。
老陈头也不抬:"老渠道,怎么了?"
"就是觉得......特别新鲜。"张兰斟酌着用词,"而且没有包装,不太卫生吧?"
老陈终于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张兰读不懂的情绪:"做好你的事就行,其他不用管。"
那天晚上,张兰故意在清点食材时留了个心眼。她特意记下了牛百叶的数量和摆放位置,甚至偷偷用手机拍了照片。打烊后,她假装离开,实际上躲在店外的巷子里,透过厨房的小窗观察里面的动静。
凌晨一点,店里早已漆黑一片。张兰等得眼皮发沉,正打算放弃时,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咔嗒"一声。她立刻精神一振,屏住呼吸看向声源处。
冷藏柜的门,自己打开了。
没有人在附近,没有地震,没有任何外力作用,那扇厚重的金属门就这样缓缓开启,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拉开。张兰的血液瞬间凝固,她死死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发出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