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仗不小,显示了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车停稳,我示意张总先下车。毕竟,今天他才是主角之一。
张总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率先下车。
王总迎上前,两人用力地握手,脸上都堆着生意场上惯有的热情笑容。
“老王!好久不见!精神还是这么好啊!”张总笑道。
“老张!你这只老狐狸,总算舍得挪窝了?哈哈哈!”王总回应着,话语带着调侃。
寒暄过后,王总目光转向刚下车的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更加真切和热情。
他大步上前,不由分说地给了我一个结实的拥抱,用力拍着我的后背:“林枫!好兄弟!你可算来了!前天没喝过瘾,今天咱们接着喝!”
这个拥抱,清晰地表明了他与我之间更近一层的关系。
我笑着回应:“王总,今天可是来谈正事的,酒嘛,谈成了再喝不迟!”
“好!谈正事!先进去再说!”王总大手一挥,热情地引着我们走向办公楼。
来到会议室,双方团队落座。王总这边除了他,还有生产、技术、财务的负责人。
我们这边是我、张总、沈雁冰。会议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界,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正式。
作为这次会谈的发起人和纽带,我当仁不让地首先开口。我目光扫过王总和张总,语气沉稳而诚恳:
“王总,张总,各位。非常感谢二位今天能抽出宝贵时间坐在这里。当前的局势,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赵家联合资本方,意图垄断市场,打压异己,手段激烈,这不仅关乎恒月的存亡,也关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秩序。”
我顿了顿,继续道:“逆境之中,也孕育着机遇。我认为,与其各自为战,被动应对,不如我们三方联合起来,集中优势资源,另起炉灶,打造一个技术更领先、质量更过硬、运营更高效的新平台,共同应对挑战,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接着,我简要阐述了我设想的三方合作框架:恒月出部分资金和市场渠道,宏达出品控体系和生产管理,张总个人出大部分的资金和核心技术,成立新的合资公司。
“这是我初步的一些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抛砖引玉,具体怎么合作,股权如何分配,管理模式怎样,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我说完,将目光投向张总和王总,“现在,请二位老总,谈谈你们的看法和条件吧。”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张总和王总身上。真正的博弈和坦诚交流,此刻才刚刚开始。
空气仿佛凝固了,等待着两位行业大佬的开口,这将决定一个可能影响未来格局的新联盟,能否诞生。
作为客人,张总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圆滑和试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坦诚和决绝。
“老王,林枫,”他目光扫过王总和我,语气沉稳而有力,“既然坐在这里,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昨晚,我已经联系了我最核心、也是最信任的技术团队骨干。如果我决定离开卓越,他们愿意跟我一起走。”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连王总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带走核心团队,这相当于抽走了卓越的技术脊梁!
张总继续抛下重磅炸弹:“不仅如此,我在卓越期间主导研发、并以我个人或团队名义持有的二十七项核心专利,相关的授权和转移手续,我也可以一并带来新公司。”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这意味着,新公司一旦成立,在核心技术储备和研发起点上,将直接超越现在的卓越科技,至少节省三到五年的研发时间!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和底气!”
张总的表态,诚意十足,几乎押上了他职业生涯最宝贵的积累。这不仅展现了他的决心,也瞬间抬高了他在未来合作中的分量和要价能力。
王总听完,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沉吟了片刻,再开口时,语气也少了之前的调侃,多了几分郑重:“老张,你这个表态,很有分量。团队和专利,确实是眼下用钱都难买的核心资源。你能拿出来,足见诚意。”
他话锋一转,谈到了自己的条件:“我老王是个粗人,喜欢直来直去。我的优势,林枫清楚,就是宏达这套打磨了十几年的品控体系和生产管理经验。”
“这套东西,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宏达口碑的保证。我可以把这套体系完整输出给新公司,确保产品质量从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出乎我和张总的意料:“但是,管理上,我可能没法投入太多精力。宏达这边一摊子事,离不开人。”“新公司这边,我可以做技术顾问,把控质量和生产流程,但日常经营管理,我倾向于做个‘甩手掌柜’,持有股权,年底看分红就好。”
王总这个表态,看似洒脱,实则精明。
他拿出了核心的品控体系,却避免了陷入新公司具体的管理琐事和可能的人事纷争,既能享受新公司成功的红利,又能稳住宏达的基本盘,进退自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